西安碑林博物館是怎樣的博物館?
西安碑林博物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三學街15號,占地面積3.19萬平方米,陳列面積4900平方米,隸屬于陜西省文物局,主要以孔廟、碑林、石刻藝術室和石刻藝術館等組成,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為主的地方專題性博物館。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陜西省歷史博物館在碑林成立。1953年,孔廟被擴充為陜西省歷史博物館館區。1991年,陜西歷史博物館新館正式開放,碑林從省博物館中拆分成一座獨立的博物館一西安碑林博物館。截至2019年末,西安碑林博物館藏品有13568件/套,其中珍貴文物2281件/套,舉辦展覽8個,教育活動285次,參觀人數87.68萬人次。
西安碑林博物館內有哪些展廳?
孔廟
西安孔廟唐時在尚書省西隅國子監附近。宋代幾經搬遷,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虞策將文廟、府學最終遷建于“府城之東南隅”,即西安碑林博物館現址。現存的照壁、牌坊、欞星門、華表、戟門、碑亭、兩廡多為明清建筑。
碑林
西安碑林始建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經金、元、明、清、民國歷代的維修及增建,規模不斷擴大,藏石日益增多,現收藏自漢代之后的碑石、墓志4000余件,數量為全國之最,藏品時代系列完整,時間跨度達2000多年。其中,陳列在碑亭中的《石臺孝經》,刻于唐天寶四年(745年),由唐玄宗李隆基注書,被譽為“迎賓第一碑”,是最早移入碑林的藏品之一。
第一展室
陳列《開成石經》,內容包括《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左氏傳》《論語》《孝經》《爾雅》等12部經書,計60多萬字,用石114方。清代補刻的《孟子》也陳列于此,合稱《十三經》。這些經書是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必讀之書。當時為避免文人學士們在傳抄經書時出現錯誤,以及永久保存,就把經書刻在石碑上作為范本,立于長安城國子監內,以供校對。《開成石經》是當前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經書。
第二展室
陳列書法名碑,以唐代為主。內容上,《大秦景教流傳中國碑》《不空和尚碑》是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寶貴資料。書法價值上,虞世南《孔子廟堂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歐陽詢《皇甫誕碑》、歐陽通《道因法師碑》、張旭《斷千字文》、柳公權《玄秘塔碑》,以及僧懷仁集王羲之書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顏真卿《多寶塔碑》《顏家廟碑》等,都是書法愛好者學習的范本。其中僧懷仁花費24年心血,從內府藏王羲之墨跡中集字刻成的《圣教序碑》,再現了書圣王羲之秀勁超逸的書風,加之碑文由唐太宗作序、唐高宗作記,頌揚了佛學家玄奘,又有玄奘寫的謝表及心經,被譽為了“三絕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