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發病率增高 ,與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有著密切關系,包括營養失調、大量飲酒、糖尿病、肝炎、代謝和內分泌障礙等多方面的原因。那么脂肪肝的誘發因素有哪些?
1、長期酗酒
酒精是損害肝臟的第一殺手 ,這是因為酒精進入人體后 ,主要在肝臟進行分解代謝 ,酒精對肝細胞的毒性使肝細胞對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謝發生障礙 ,引起肝內脂肪沉積造成脂肪肝。飲酒越多 ,脂肪肝也就越嚴重。酒精在引起脂肪肝的同時 ,還可誘發肝纖維化 ,引起肝硬化。男性每天飲 50度白酒80克 ,女性飲 50克 ,連續 5年以上 ,即有發生脂肪肝的危險 ,每天飲酒 40~ 80克為致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危險閾界 ,超過此閾界可使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發病率明顯增加。
2、營養過剩
長期攝入過多的動物脂肪、植物油、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 ,過剩的營養物質便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 ,導致肥胖、高血脂和脂肪肝。我國人群中的肥胖者已超過7 000萬人 ,城市的中小學生中肥胖者超過20%。肥胖人數正以 5年翻一番的水平增長。上海市對 4009名機關干部的調查顯示 ,肥胖者達 31 。 6%。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最常見和較肯定的危險因素 ,其發病率在 50%~ 75%。黑龍江省的研究顯示 ,重度肥胖兒童脂肪肝的發病率高達 80%, 10個“胖墩兒”中就有 8個患脂肪肝。
3、營養不良
肥胖者容易得脂肪肝 ,臨床上也常發現有的人很瘦卻也患有脂肪肝。這是由于長期營養不良 ,缺少某些蛋白質和維生素 ,也可引起營養缺乏性脂肪肝。如有人因患有慢性腸道疾病 ,長期厭食、節食、偏食、素食 ,吸收不良綜合征及胃腸旁路手術等原因 ,造成低蛋白血癥 ,缺乏膽堿、氨基酸或趨脂物質。這時脂肪動員增加 ,大量脂肪酸從脂肪組織中釋放進入肝臟 ,使肝內脂肪堆積 ,形成脂肪肝。
4、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所致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島素不足 ,機體對葡萄糖的利用減少 ,為了補充能量 ,體內游離脂肪酸顯著增加 ,這些脂肪酸不能被充分利用 ,使肝臟的脂肪合成亢進 ,從而引起脂肪肝。 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肪肝發病率為 40%~ 50%,且大多為中度以上 ,肥胖與慢性酒精性肝損害均易并發糖尿病 ,60%肥胖患者合并糖尿病 ,發生脂肪肝的比率較無糖尿病者多兩倍。有些患肝炎的病人 ,已經發生病變的肝細胞對甘油三酯的合成與代謝平衡失調 ,如果進食脂肪類食物過多 ,就會使中性脂肪在肝內堆積形成脂肪肝。
5、為藥物性肝損害
藥物性肝損害占成人肝炎的 10%,脂肪肝是常見類型 ,有數十種藥物與脂肪肝有關 ,如四環素、乙酰水楊酸、糖皮質類固醇、合成雌激素、胺碘酮、硝苯地平、某些抗腫瘤藥及降脂藥等。它們抑制脂肪酸的氧化 ,引起脂蛋白合成障礙 ,減少脂蛋白從肝內的釋放 ,從而使脂肪在肝內積聚。
6、與高脂血癥關系密切
高膽固醇血癥與脂肪肝關系密切 ,其中以高甘油三酯與脂肪肝關系最為密切 ,絕大多數常伴有肥胖、糖尿病和酒精中毒。此外 ,某些工業毒物 ,如黃磷、砷、鉛、銅、汞、苯、四氯化碳、DDT等也可導致脂肪肝。妊娠、遺傳或精神、心理與社會因素 ,如多坐、少活動 ,生活懶散等亦與脂肪肝發生有關系。
促使脂肪肝形成的相關因素有哪些?
1、進入肝臟的脂肪酸過多,攝入脂肪過多引起脂血癥。攝入碳水化物太少或代謝障礙、利用不良、皮質激素分泌增加和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從脂庫中動員的脂肪酸增多,大量進入肝臟,超出它的處理能力,促使脂肪肝的形成。
2、肝內形成甘油三酯增多或氧化減少 糖類攝取過量,在代謝過程形成α-磷酸甘油和乙酰輔酶a增多,為大量合成甘油三酯提供了原料;肝內脂肪酸氧化減少或酯化作用增強;都直接或間接地使肝內甘油三酯增多。
3、脂蛋白合成減少或釋放障礙 甘油三酯主要是與載脂蛋白結合以脂蛋白形式輸送至血流。肝細胞合成載脂蛋白需要atp和多核糖體。由于肝細胞粗面內質網損傷,atp水平下降,載脂蛋白合成減少;磷脂是合成脂蛋白的原料,缺乏必需脂肪酸和膽堿,使肝內磷脂的合成減少,影響脂蛋白的合成;肝細胞功能減退,引起甘油三酯與載脂蛋白結合發生障礙;脂蛋白合成減少,甘油三酯不能有效地輸出,而在肝中積蓄。
關鍵詞: 脂肪肝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