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身體最怕“堵”
中醫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我們的身體有著精準的循環機制,攝入食物與排出廢物都遵循一定的規律,如果哪條“通道”堵住了,問題也會隨之而來。
那么,夏天時,我們應該保證哪些身體部位通暢呢?
汗腺要“通”
因為擔心有體味,所以夏季很多人最煩惱的就是出汗,想盡各種辦法讓自己不出汗、少出汗。
可你知道嗎?汗液里雖然大部分都是水,但汗液里還含有尿素等人體排泄的100多種有害物質。
汗液排不出來堵在身體里,反而不利于健康。
比如,很多人夏天被感冒、皮膚病、失眠等困擾,卻沒想到,正是出汗少讓這些毛病找上門來。
專家指出,冬冷夏熱是自然規律,養生最重要的就是順應四時,每天待在空調房里,恰恰是放棄了出汗這種人體天然的保養。
怎么才能健康出汗
1、運動前喝熱水、熱粥:運動前喝杯熱水或熱粥,讓毛孔進入蓄勢待發、將開未開的狀態,再鍛煉一段時間,就能讓汗出透了,一通百通。
2、巧用生姜促出汗:生姜在夏季是個好東西,既散濕暖脾胃,又走表開汗孔。
不得不在空調環境上班的人,可以堅持喝點生姜水。
3、從膝蓋開始自我發熱:長期在寫字樓上班的人,可以用熱水袋、暖寶寶等來增加排汗。
回家后泡澡或泡腳,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在40℃左右的水溫下泡澡或泡腳,有利于身體排汗、緩解疲勞。
4、靜止一小時:可以給自己制定一個計劃,每天定時關掉空調,靜靜地坐一個小時,培養身體主動出汗的能力。
5、曬15分鐘太陽:夏日陽光是人體主動出汗最佳的動力,每天上午9~10點和下午4~5點,曬15分鐘左右太陽,并做一些簡單的舒展運動。
6、不要長期待在空調房里:不得不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里的人可以多喝溫熱的水,也能有效促進排汗,對消暑也很有幫助。
當然,汗出太多了也不好,會傷及人體津液,所以日常運動時千萬不能“以出汗多少論英雄”。
另外,汗出過后也不要立即沖涼或者進入溫度較低的室內,謹防感冒。
小便要“通”
夏天天氣炎熱、出汗較多,若不能及時補充水分,小便就會發黃。
對于體質虛弱者來說,甚至會因此而誘發尿急尿頻等尿道感染的情況。
因此,夏季想要身體健康,就要“學會排尿”。
健康排尿方法
1、定時排尿:理想的小便應一天8次,其中白天7次、晚上睡眠期間不超過1次,是較好比例。
水在體內正常代謝需要30~45分鐘,因此每次喝水后1個小時內排尿屬于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攝入鈉鹽較多,會延長排尿的間隔時間。
很多老人為了減少起夜,晚上不敢喝水,但長期如此反而會讓尿液濃度過高,誘發膀胱結石、腎結石的幾率上升。所以,該排尿時還是得排。
如果晚上沒喝多少水,也總起夜,并且每次尿量較多,說明可能有內科代謝性疾病;每次尿量少,說明可能是膀胱和尿道出了問題。
2、淡竹葉茶:夏天出現小便發黃、尿頻尿痛等癥狀的主要原因是心火熾盛所致。
淡竹葉能夠通過清心火來達到改善尿道感染的目的,對于長期小便發黃者可使用淡竹葉和燈芯草泡茶飲用,以起到清熱利水的作用。
3、玉米須水:價格低廉、普通的玉米須是治療腎病的第一寶貝,玉米須利水消腫,還能消蛋白尿,有強腎的作用,對小兒腎炎尤其有效。可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其做法也很簡單,即取準備玉米須干品,每天二小兩(約60克)煮水,小火煮20~30分鐘,代茶飲即可,堅持半年到1年才能有明顯的效果。
注意:若已經出現泌尿系感染,則請盡快就醫。
大便要“通”
夏日很容易引起上火,人也會出現大便不暢的問題,長期便秘會導致肝腸代謝的廢物積蓄體內,進一步加重牙疼、口臭、口舌生瘡等上火癥狀。
夏季應該如何
健康排便
1、“瀉瀉火”:對于愛上火、易便秘的人,可以試試中藥茶飲。用菊花、金銀花、西洋參、鐵皮石斛等藥材泡水喝,可以降火除口臭。
當然,多吃新鮮的蔬果也是必須的。
2、多喝水:平時不注意補充水分,導致身體缺水。喝水少,大便會變得干結,這樣一來,會增加排便的困難。
因此,每一天都應分多次、小口補充水分,刺激腸胃蠕動,促進排便。
3、勤運動:不喜歡運動的人,便秘的發生率更高。由于腸道的蠕動慢,缺乏鍛煉的肌肉收縮無力,腹部的壓力會降低,導致排便失去動力。
圈圈建議大家每周至少保持3天的鍛煉,每天活動30~60分鐘。
4、別憋著:由于正在開會、看電影等事情的影響,有些人會習慣忍住便意。
但是,當忍了一會,便意便可能會“消失”,過后想排便就難了。久而久之,腸道會失去對排便的敏感性。
所以,一有便意,大家盡量第一時間解決它,別再忍了!
溫馨提醒
在這“高溫、高濕”的夏天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溫。
1、及時補充體內水分。
2、正午前后盡量減少戶外活動,特別是兒童和老弱病人更應注意減少外出。
3、從事戶外工作的人們應盡量減少工作時間和強度,避開正午前后的高溫時段。
4、少吃油膩食物,多喝一些淡鹽水、綠豆湯,多吃西瓜等水果。
5、有空調的房間可開啟空調降溫,但不可太涼。
6、可準備一些防暑藥品,以備不時之需。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