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佳節飲酒便是我國的風俗傳統,例如端午節要飲“菖蒲酒”,重陽節飲“菊花酒”,除夕夜則是“年酒”。春節將至,老友相見、親人歡聚,免不了推杯換盞、一醉方休。為緩解宿醉后疲勞、頭痛、眩暈、惡心等不適,很多人會服用解酒藥,或選擇喝酸奶、茶、綠豆湯,含生姜片等“土方”。事實上,這些解酒法缺乏有力的科學依據。
近日,《成癮》雜志刊登的一篇文章,評估了姜黃素、益生菌、紅參、韓國梨汁、刺五加提取物、朝鮮薊提取物、丁香提取物、萘普生、L-半胱氨酸等20多種市面上常見解酒藥成分的相關研究,結果發現,所有研究證據的質量都很低,要么研究方法存在限制,要么測量不精確,要么缺少獨立重復的結果。簡而言之,市場上的各種解酒藥對減少酒精傷害并無非常明確的療效,預防宿醉最可靠的方法就是禁酒。
酒對健康的危害不言而喻,但究竟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影響,老百姓未必知悉。《柳葉刀》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證明,喝酒百害而無一利,并對“喝酒有益腦血管”“適量喝點沒事”等誤區給出了澄清。
一口酒下肚,少部分酒精隨呼吸和出汗排出體外,多數則經胃腸吸收入血,隨著血液循環分布至腦、肝、腎等器官。
酒精主要在肝臟內分解代謝,先被乙醇脫氫酶催化為乙醛,再經乙醛脫氫酶代謝為乙酸,最后經三羧酸循環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亞洲人普遍存在乙醛脫氫酶缺陷,致使乙醛代謝速度緩慢,易在體內蓄積,引發毛細血管擴張、心跳加速、頭痛頭暈、皮膚發紅等,嚴重的會導致肝臟受損、中樞抑制、呼吸衰竭甚至死亡。中國人有一半酒精代謝能力先天不足,一次嚴重的醉酒,就相當于得了一次肝炎,持續3~5年酗酒后,酒精性肝炎就容易發展為肝硬化。肝臟具有強大的代償能力,即使酒精已經對肝臟造成損害,也不會有明顯的癥狀,這就是很多肝癌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的原因。“喝酒上臉”的人尤其要注意,這類人體內通常缺乏乙醛脫氫酶,臉紅就是身體亮起的“紅燈”,建議最好滴酒不沾。不過,春節是國人最注重的節日之一,吃團圓飯時若要求人人都戒酒,不太現實,建議時刻記著以上危害,悠著點喝,千萬別醉酒!▲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