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电影_青青操久久_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_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環球傳媒網>快訊 > 正文
他在日常中驀然回首 流淌著生命的畫意 | 國家美術·推薦
2022-09-21 13:41:59 來源:壹點網 編輯:

展覽名稱:松·WORKS - 彭育松油畫作品展

展覽時間:2022.9.17-2022.9.27

展覽地點:北京 云上美術館

「我的繪畫都是不在乎結果的嘗試。在最近一段時期,我的畫又出現了一些新的狀況——其實我一直沒法在一種‘固定的風格面貌里’持續完成作品,我總是在‘嘗試—肯定—懷疑—否定’的循環里不斷重復、無休無止。」

——彭育松

▲「松·WORKS」展覽現場,云上美術館,北京,2022

眾里尋他千百度

(文 / 方志凌)

當初從微信推送里看到彭育松作品的時候,并沒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繪畫的能力當然很不錯,事實上,像《后座》《大合唱》《天籟》等作品的本身是很完整、深入、并且極富藝術感染力的;《Jean》《Ryoko》等小幅圖像化的肖像作品,也體現出對人物微妙情態的敏銳感受;《水槽》《暖氣片》等尋常的日用物品也描繪得足夠沉靜、莊重;《陽臺》《空椅子》《游樂場》等也有讓人心里不免“咯噔”一下的內在表現力……

▲ 彭育松 《后座》 60×50 cm 布面油畫 2021

▲ 彭育松 《陽臺》 90×60 cm 布面油畫 2021

▲「松·WORKS」展覽現場,云上美術館,北京,2022

但總體上,他的作品常常有那些幾十年來在中國繪畫界流行成俗的著名藝術家——阿利卡、圖伊曼斯、里希特,如此等等——的影子,這無疑阻礙了對他作品的深入研讀。印象深刻的反而是另外兩個方面:一是他繪畫語言興趣的廣泛,似乎在“表現性的寫實繪畫與表現性的圖像繪畫”這個特定領域中流行過的代表風格,他都有所涉獵;二是他運用不同風格的繪畫語言都頗為嫻熟自如,尤其對呂克·圖伊曼斯用力頗深。

▲ 彭育松 《松》 140×100 cm 布面油畫 2022

▲ 彭育松 《船》 140×100 cm 布面油畫 2022

▲「松·WORKS」展覽現場,云上美術館,北京,2022

然而,與彭育松本人接觸之后,我卻不由得對他刮目相看:與此前大體得出的“出生科班、浸淫日久、功力深厚”的初步認知不同,他做藝術家的時間其實非常短暫——直到2017年去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學習之后,他才正式進入純繪畫領域——這意味著他是在極短的時間里就淘掉了起步之初的擰巴與生澀,進入一種頗見功力的藝術表現階段,又在不長的一段時間里,快速完成了對種種語言風格的探索與實驗,不僅留下一大批風格各異但都很有“感覺”的作品,也越來越深地體現出“當代”畫家的視覺修養與思維深度。要做到這些,不僅要有繪畫天賦、有對藝術非同一般的熱情與執著、更要有對藝術演化規律的特殊敏悟。正因為如此,我對他這短短幾年的“藝術演化歷程”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

▲ 彭育松 《夜色》 50×60cm 布面油畫 2020

▲「松·WORKS」展覽現場,云上美術館,北京,2022

最早對彭育松有“體系性”影響的是阿利卡。在2018年的《自畫像》中,這位上世紀九十年代曾經在中國油畫界風靡一時的藝術家——現在受他影響的藝術家已經微乎其微——富于韻致的游動筆觸與敏感而焦灼的抒情氛圍還顯得灰暗而滯重,但2019年的《三個紙箱》《無題》等作品,就已經流暢、生動、韻味十足了。阿利卡之于彭育松,不僅在于對繪畫語言的自覺和一種對日常景物的深情體驗,更在于激發了他與世界的精神對話的最初激情:沒有這種激情,年輕藝術家很難走出大師們的語言迷宮進而建構自己的藝術邏輯。

▲ 彭育松 《三個紙箱》 50×60 cm 布面油畫 2019

▲「松·WORKS」展覽現場,云上美術館,北京,2022

但阿利卡的影響并沒有持續太久,2019年的《局部1》《局部2》所運用的已經是典型的圖伊曼斯風格。這種風格變遷的根源,應該是阿利卡式的抒情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他更復雜的內在體驗——在他以嫻熟的阿利卡風格完成的《無題》中可以看到內在的裂變:阿利卡式的深情筆調與激烈、惡毒的挑釁姿態之間有很明顯的撕裂感。

▲ 彭育松 《局部1》 40×50cm 布面油畫 2019

▲ 彭育松 《局部2》 40×50cm 布面油畫 2019

▲「松·WORKS」展覽現場,云上美術館,北京,2022

而借助于圖伊曼斯對視覺圖像不動聲色的陌生化、詭異化的處理方式,以及將深沉的社會焦慮與緊張的心靈沖突隱含于淡漠、理性的油畫筆調,從2019年起直到2022年,彭育松創作了一批超越個人的日常經驗、體現了更敏銳的社會批判意識和更幽邃的內心感觸的作品。對彭育松而言,從阿利卡風格轉向圖伊曼斯風格,顯然意味著他對當代社會精神圖景更深入的理解和更深層次的對話。

▲ 彭育松 《無題》 40×50 cm 布面油畫 2019

▲「松·WORKS」展覽現場,云上美術館,北京,2022

不過,在傾心于圖伊曼斯風格的同時,至少從2020年起,彭育松也開始了其他種不同的語言風格的實驗。比如《兩個男人》《日常》等作品顯然受到劉小東的現實主義繪畫的影響,《Jean》《Anna》等作品則是在嘗試里希特的手法,《黑裙》、《衛生間》等能感受到張恩利的薄涂畫法的吸引力,《沙發》則多少有些弗洛伊德的意味……此外還有像《夜色》、《變電室》、《椅子》等風格不明而又趣味各異的更隨性的作品。

▲ 彭育松 《黑裙》 80×40 cm 布面油畫 2022

▲ 彭育松 《沙發》 60×90 cm 布面油畫 2022

▲ 彭育松 《衛生間》 100×140 cm 布面油畫 2022

▲「松·WORKS」展覽現場,云上美術館,北京,2022

這樣的左沖右突,不僅表明他在積極探索圖伊曼斯式的當代觀照之外更多的可能性,也表明他對繪畫藝術的思考正逐漸從“當代”轉向“中國”和“自我”。

▲ 彭育松 《在海邊》 90×50 cm 布面油畫 2021

▲「松·WORKS」展覽現場,云上美術館,北京,2022

在短短的幾年里,彭育松迅速走出了一條從初識繪畫到積極探尋作為一位具有復雜的當代意識的中國藝術家的演化之路。應該說,無論是從他幾年來在繪畫語言能力上的提升、對當代繪畫問題日益深入的理解、以及完成作品的數量與水準等方面來看,都是足夠驚人的。

▲「松·WORKS」展覽現場,云上美術館,北京,2022

他所走過的這段眾里尋他千百度般的演化歷程,其實也是絕大多數藝術家真正成熟之前都會經歷的探索過程。問題在于,在這樣復雜而高效的自我演化之后,驀然回首中的“那人”究竟會在哪里呢?這恰恰是無法通過“邏輯”求得的:在對當代繪畫有了必要的認識和理解之后,“那人”還是要在自己獨特的稟賦與才情中尋找。

▲「松·WORKS」展覽現場,云上美術館,北京,2022

這讓我想起彭育松的《天籟》和《大合唱》:《天籟》以潦草、率意的筆法塑造了一群合唱中的神態各異的孩子,寥寥數筆,不僅每個孩子的情態異常生動,很多孩子的面孔中都能體會到一種“三歲看老”般的超越年齡的深沉命相。《大合唱》的人物塑造更簡單,不大的畫面上擠滿百十來號人,每個人物都只能是以簡練的筆法勾畫的草草剪影。然而,不僅每個人物都各具情態、生趣盎然,整個人群也顯得錯落有致、渾然成趣。在這里,真正打動人的不是圖伊曼斯式的社會視角,而是對人性的深刻理解與極富靈性的表現——這些才是我在彭育松作品中感受到的最令人震驚的東西。

▲ 彭育松 《天籟》 90×50 cm 布面油畫 2021

▲ 彭育松 《大合唱》 90×50 cm 布面油畫 2021

▲「松·WORKS」展覽現場,云上美術館,北京,2022

——2022.8.27于武昌

關于藝術家

彭育松

1977年出生于湖南新化,現生活工作于長沙

2017-2019年 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

2020-2021年 中央美術學院

個展

2022 松·WORKS — 彭育松油畫作品展

群展

2022 李可染畫院青年畫院第三屆作品邀請展

2021 白盒子之家小幅作品展

2021 花開中國夢?第十屆中國花卉博覽會上海油畫作品大展

2021 日照全國青年寫實繪畫藝術展

2021 藝術薦|首屆當代藝術交流展

2020 挖掘?發現|第六屆中國油畫新人展

2020 回響|全國百幅油畫精品展

2019 家國情懷?奮斗青春|當代百位青年藝術家美術精品展

2019 遠見?藝術9號油畫精選展

2019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2019屆畢業展

2018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國油畫院2018秋季寫生展

2017 尋源問道?格物致知|中國油畫院2017秋季寫生展

關鍵詞: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