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20日,以“融合·拓界”為主題的2024全球旅游業創新周在湖南省張家界市舉行。圖為在張家界魅力湘西劇場舉辦的主對話環節。陳欣怡 攝
2024張家界全球旅創周共設置9個會場、23場子活動,來自政府、業界與學界的近200名與會嘉賓圍繞旅游目的地可持續發展、旅游與城市營銷、鄉村振興與康養度假、文創、研學、民宿、露營、產教融合等話題展開深度討論。
本屆會場大多選址在張家界各地標景區內,參會者在討論行業問題的同時,也能沉浸式體驗和感受張家界的自然風情、人文特色。
隨著旅游消費方式不斷革新、旅游業邊界持續拓展,中國旅游業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在新消費趨勢下,傳統景區應該如何打破路徑依賴,以應對新消費群體對文旅產業不斷升級的需求,成為當今中國旅游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如今旅游者更多追求一種‘情緒消費’。”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表示,“旅創周搭建了平臺,讓各行各業的主理人聚在一起,推動地方旅游業的跨界融合,繼而形成新的目的地情緒體驗。未來,張家界要保護與開發并舉,為游客提供層出不窮的旅游產品,才能吸引游客不僅愿意來,還愿意再來。”
2024張家界全球旅創周子活動——鄉村振興與康養度假創新發展對話在張家界七星山景區進行。主辦方供圖
前沿科技注入新動力
本屆旅創周,以科技創新推動文旅發展,成為中外嘉賓關注的重點話題。在張家界大峽谷景區舉辦的“科技文旅融合之路”對話環節,多位嘉賓就景區數字化建設、低空文旅、文旅大模型賦能產業的新機遇等做出分享。
大灣區AI可持續孵化網絡聯盟戰略專家李孜指出,AI不僅改變了人們的行為方式,也正在改變我們如何看待數據、能源和社會分配體系。在人機共生的新框架下,AIGC將對文旅業帶來顛覆性變革。數字技術降低了人機交互的門檻,而中國正推進的普惠性技術創新,也為全民旅游、全域旅游奠定基礎。
作為世界自然遺產、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近年來,張家界由觀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轉型,數字基礎設施、數字化空間體驗、虛擬現實體驗等讓各地游客耳目一新。“我們不僅要打造物理世界的景區,還要打造數字孿生景區、虛擬世界景區和數實融合景區。”元宇宙與碳中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邢杰說。
“科技文旅融合之路”對話環節在張家界大峽谷景區舉辦。作為背景的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曾創下世界最長、世界最高、世界首座玻璃作為主受力結構的大型橋梁等十項“世界之最”。陳欣怡 攝
國際合作成為新趨勢
走在張家界的青山綠水中,外國游客隨處可見。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已連通國內外航點城市92個,其中國際和地區航點27個。據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張家界已接待入境游客達91.15萬人次,同比增長569.17%。
本屆旅創周,有來自中國內地及香港和臺灣地區、韓國、日本、英國等9個國家和地區的嘉賓參會。他們結合自身地區資源特點以及旅游業發展經驗積極建言獻策,在東西方對話過程中,為張家界的文旅創新提供新方案。
瑞士圣加侖大學講師、漢學家約瑟夫·孟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瑞士是一個以旅游聞名的國家,和張家界一樣,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對于以自然資源為核心的旅游地區而言,實現可持續開發利用是當前的重中之重。對細分市場的關注以及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旅游服務與管理、人才培訓交流等方面,中瑞的方式存在一定差異,而這也為兩國深入交流合作提供了充分空間。
旅創周上,泰國影視創意戰略合作、張家界產教融合合作、研學戰略合作等一批成果簽約,《首屆張家界全球旅游業創新周倡議》正式發布。“我們希望以旅創周為橋,從打造超級城市IP角度出發,為國際企業家、投資者、政策制定者等提供一個共建共享、合作共創的平臺,跨越地理和文化的邊界,推動全球旅游業乃至文化和文明的交流互鑒。”張家界全球旅創周發起人、SMART度假產業平臺秘書長王旭說。(完)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