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國產女性群像劇撲街。
這部由秦海璐、白冰、薇薇領銜主演的都市女性群像劇《她們的名字》,正在遭遇市場非議。
“假國產狗血精英劇”、“女性主義在蓬勃發展,女性群像劇在倒退”……豆瓣上,該劇當前評分剛過及格線(6分),打分人數4479。
女性群像劇,又稱“姐姐劇”。它是伴隨著互聯網風潮同步成長起來的新興題材。
發展至如今,女性群像作品已經在劇集、電影、綜藝等各大領域遍地開花,并陸續誕生出了諸多爆款。
比如票房突破8億的《我的姐姐》,僅廣告招商就賺得盆滿缽滿的《乘風破浪的姐姐》,以及2016年正午陽光較早布局的《歡樂頌》系列IP等。
成功者有,失敗者也緊隨其后。在接二連三的女性群像作品“撲街”后,這類題材也不得不引起市場重視:是“姐姐們”沒有人格魅力了?還是它們的發展遭遇瓶頸?值得探究。
拍一部,撲一部?
國產女性群像劇已經很久沒有迎來爆款。上一部備受大眾熱議的還是去年播出的《愛很美味》,再上一部,則是2020年張曉波導演執導的《三十而已》。
女性群像劇正在面臨嚴重的觀眾流失問題,過于懸浮、同質化的內容生產,以及不夠真實的人物塑造是它們的通病。
以暑期熱播的幾部女性群像劇為例。《玫瑰之戰》播出期間,網友調侃女主大開金手指,離開職場數年歸來幾天就能直接上手重要案子的劇情,并不符合內地律師行業行情;而她在劇中與男主上演的“中年戀情”,也被觀眾批評為油膩。
正午陽光再度回歸的《歡樂頌3》,則將女性群像劇的缺點暴露無疑。新“五美”之間從陌生走向相識的過程,堪稱“NPC在做任務”。
每個人物身上的新標簽,如葉蓁蓁年輕貌美高知女性的“富二代”人設,也讓觀眾感嘆,“大概只能出現在電視劇里”。豆瓣4.8分,《歡樂頌3》最終淪為了一部口碑爛劇。
“三料”影后秦海璐領銜主演的《她們的名字》,則有過之而無不及。
劇中“女主們”人均不差錢,遇到難題相互抱團、或者依靠編劇開金手指的創作模式,也與過往那些失敗的女群像劇相差不大。
制片人李國紅告訴搜狐娛樂,當前國內市場能夠工整的完成一部女性群像作品的編劇少之又少。
“他們除了缺乏一定的職場、生活經驗外,對群像劇所需要的人設塑造、創新力,都極度缺乏。”
去年,馮小剛首次“觸網”的《北轍南轅》就曾遭遇此劫。該劇播出之后,“馮小剛已經拍不出小人物”、“不懂平頭百姓生活”等言論隨之而來。編劇陳枰曾出來辟謠,稱“這就是發生在我們周邊的故事”。但很顯然,此“周邊”非彼“周邊”。
讓女性群像劇走下神壇的另一層原因,則是來自于同類型作品對《三十而已》的過度追捧。
資深劇粉楠楠表示,她已經在很多國產女性群像劇中看到《三十而已》的身影。
首先是體現在人設上。以顧佳、鐘曉琴、王漫妮為代表的三位女性形象,放置在其他女性群像劇中,已經衍變成“升級版”的職場女強人,溫順、漂亮、顧家的“全職太太”,和空有一腔熱血的職場萌新。
而她們在劇中的表現所得到的反饋,也往往伴隨著“大開金手指(女霸總)”、狗血套路和空有人設沒有內容的負面評價。
在劇情內容上,全員渣男、“年下戀”成標配,以及無限貼近話題的創作法則,也遭到網友非議。
“國產女性群像劇中就不能有‘好男人’形象了”、“姐狗戀是什么新風潮”、“別再cue原生家庭、00后整頓職場等話題了,累了”……網友們無情批判。
“這部劇的創作思路就是,盡可能集納各種問題,凸顯女性在30歲時面臨的種種困境,在人設上要先樹立典型人物,然后往特殊里拉。”制片人陳菲,在談及《三十而已》的創作思路時對媒體如是說道。
而她或許也未曾想到,在這之后的兩年里,這種創作模式竟成了國產女性群像劇創作的固定模版。遺憾的是,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觀眾,不再為此類創作手法買單。
“爆款創作“公式,正在漸漸失靈。
“姐學”仍是財富密碼
一個小發現是,雖然當下的國產女性群像劇,撲街數量諸多,但依舊掩蓋不了這類題材的紅火趨勢。
新京報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從2020年到2021年8月,劇集市場曾誕生過的女性群像劇多達15部。
而在今年,僅暑期兩月,已陸續上線了4部該類型題材。后續還將會有秦嵐、藍盈盈領銜主演的《芳心蕩漾》,毛曉彤、張儷主演的《心想事成》。
女性群像劇為何能夠成為市場風口?除了大眾普遍感知到的“中年話題”興起外,中生代女演員在市場中的地位今非昔比,也是原因之一。
李國紅說,當前不少從“姐姐”綜藝中翻紅的中生代女演員,都已經陸續進組,或綜藝、或電影,或電視劇的作品加持,也讓她們的身價“翻了一番”。
過往,諸如張含韻、王菊、白冰這樣的市場冷門選手,“有戲拍”已是不錯表現,如今想要再邀請這群“姐姐們”,與她們的經紀團隊“碰撞”出合適的檔期,也是一大難點。
不過,這些翻紅“姐姐們”的身價,相對其他劇中的流量演員,還是便宜很多。這就凸顯出這類題材性價比高的優勢。
李國紅說,他正在籌備的一部女性群像劇,劇中女演員非常具有知名度,年輕時也演過不少大熱劇,但她的片酬,不及當紅女演員片酬的二分之一。
另外,從衛視招商角度來看,這類題材也極易受到一線衛視買單。除去擁有大眾“熟臉”外,女性群像劇所觸及到的女性情感、家庭、職場
等多維度話題,也更易為平臺招商引流。
今年暑期央8播出的《玫瑰之戰》,就是暑期檔一眾衛視劇中的收視佼佼者。盡管它的豆瓣評分只有4.8分。
高口碑“劇二代”《二十不惑2》,在湖南衛視播出時,曾連續13天拿下衛視第一的收視佳績。
包括《她們的名字》在內,連續多日位列衛視黃金檔收視第三的成績,也證明了這部劇在中老年受眾端,占據一定市場。
高收視,帶來的必然是高回報?!睹倒逯畱稹贰稓g樂頌3》《她們的名字》在播出期間,僅出品方流露出的廣告招商就多達15+。
系列劇《歡樂頌3》更是被傳出一個廣告位就賣至500w,盡管它的豆瓣評分只有4.8分。
(《歡樂頌3》中隨處可見的廣告招商)
“女性群像劇是比較容易做系列化開發的一種題材。不少投資人也都是在打造第一部時,就已經想好了后續的開發歷程。”
一如正午陽光董事長侯鴻亮所言,“用三季的方式能解決商業上的問題。第一季把口碑創立起來,第二季、第三季利益最大化。”
如今,《愛很美味》的同名電影正在緊鑼密鼓的開發中,口碑已經撲街的《歡樂頌》還會有第四、第五部,而檸萌影業精心打造的“三十”、“四十”系列作品,也在來得路上。
屬于女性群像劇的”財富密碼”,正在上演。也正因此,女性群像劇即便拍的差,也依舊有無數同行者“趕著趟”。
國產女性群像劇還能怎么拍?
女性群像劇觀眾還會買賬嗎?如若按照當前的創作模式,不斷走下坡的甜寵劇,就是國產女性群像劇的明天。
一個新問題是,觀眾究竟喜歡什么樣的女性群像劇?換言之,從業者們還能如何“創新”女性群像劇?
李國紅表示,當前女性群像劇的發展創不創新并不是關鍵。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讀懂“獨立女性”背后的深層要義。
“以往的女性群像劇給到觀眾的一個直觀感受是,這些劇中的‘女主們’無所不能,即便是偶遇生活困境,也會有男主、姐妹,或者其他人來幫忙化解,或者就是編劇直接開金手指,‘弱化’難題。”
在李國紅看來,這種創作模式可以存在,但沒必要?!度选返惹白饕呀洺缘搅艘徊t利,后來者想要憑借類似的方式吃到紅利,并不容易。
他表示,女性群像劇的創作思路,可以對照美劇《致命女人》,打造”不完美“人設,甚至是“不完美”結局。
在新一季《致命女人》中,三位女性最后的命運走勢也呼之欲出,以為自己獨立決絕的Simone,其實還愛著同性戀的丈夫、最終選擇了原諒;一直想要挽回婚姻的Beth終于下定決心殺夫;而擁有“超前婚姻”觀念的Taylor還是依賴于“渣男”丈夫,與之復合。
這種“不完美”人設和結局,也加劇了故事的真實性,以及人物行為動機的合理性。
實際上,當前的國產女性群像劇中,也有不少該種風格創作趨勢。
豆瓣高達8.1分的《愛很美味》,劇中三位女性的“非完美”設定,以及人物動機的合理化,就頗有美劇創作風格。播出期間,中國版《欲望之都》的評價也不在少數。
女性群像劇“開山之作”《歡樂頌》第一部,也曾是這類作品的表率。樊勝美的“撈女”人設、邱瑩瑩的平凡視角等,都令觀眾極具代入感。
包括去年芒果TV“殺”出來的《我在他鄉挺好的》,在創造上也都有異曲同工之妙。遺憾的是,國產劇始終難以真正
放下“理想化”、追求完美的創作包袱。
這點從當下不少“女性群像劇”所存在的濾鏡問題,就能窺知一二。追求人物完美化、不能平視女演員的年齡問題,以及一味的迎合市場,也讓這批劇集在創作視角上就失了真。
《玫瑰之戰》播出期間,豆瓣上某網友如是說,“請正視姐姐們的年齡吧,她們的皺紋也是一種美麗的表現。”
國產女性群像劇,想要重回《歡樂頌》時期,或許要從拋棄“完美人設”做起。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