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舊城改造而誕生的上海新天地,為這座國際大都市的發展帶來了新活力,也給其它城市提供了舊城改造的范例。近日,上海市榮譽市民、香港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受訪時講述上海新天地的緣起故事。
上海新天地。 范宇斌 攝
使命與機緣相遇
20世紀90年代,上海市民居住條件局促,中心城區人均居住面積僅約6.6平方米。為解決民眾的痛點難點問題,上海啟動實施舊城改造計劃。
太平橋是上海最早納入舊城改造的地塊之一,因其地處市區的中心位置,且區域內又有中共一大會址而備受矚目。羅康瑞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伴隨改革開放,當時許多港企進入內地投資,上海是他們的首選地。早在20世紀80年代,羅康瑞就曾到內地考察,并與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進行商務合作,彼此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1994年,我們在淮海中路黃陂南路上投資開發了瑞安廣場,社會反響與經濟效益都不錯。太平橋地塊恰好就在附近,當地政府打算開發此地塊,邀請我提供咨詢意見。”羅康瑞說。
羅康瑞深諳房地產開發和企業管理,熟悉商界和建筑界,又熱愛中華傳統文化。最終,他的規劃方案在眾多方案之中脫穎而出。
上海新天地。 范宇斌 攝
歷史與未來共生
“太平橋地塊設計要求盡量維持原貌。”據羅康瑞回憶,大片石庫門建筑如何處理,成為當時一大現實問題。
如果按照當時通行的做法,石庫門建筑無外乎“拆、改、留”三種方式。從施工成本來說,一拆了之是最容易的。但是羅康瑞認為,石庫門承載著上海城市的歷史,是中西合璧的產物,彰顯海派文化特色,一拆了之是最可惜的。
于是,羅康瑞團隊以“整舊如故”的理念,盡量保留區塊的整體風貌和建筑外觀,通過改造建筑的內部結構來改變建筑功能。
在羅康瑞的藍圖里,太平橋地塊要由逼仄的居民住宅區改造為集生活、休閑、旅游、商務于一體的現代化商業集聚區。人們漫步其間,既能沉浸于石庫門建筑的百年風華,又能自由地享受現代化的商業服務。
經過反復斟酌,羅康瑞聘請海內外專業團隊負責設計、工程以及細節修復。其中,美國建筑師本杰明·伍德負責整體設計。羅康瑞說,他在美國考察過伍德的項目,對他設計改造的老建筑印象深刻。“我們向伍德發出邀請,他欣然應允。伍德來到上海后,在太平橋附近住了半年,深度感受上海人的生活方式。最終,他拿出了令人贊嘆的設計方案。”
改造后的太平橋地塊取名為“新天地”。羅康瑞解釋稱,這與中共一大會址有關。“‘一大’兩字合起來為‘天’,由‘天’就想到‘地’,加上這是一個跨世紀的項目,多了一層‘新’的含義。”
上海新天地。 范宇斌 攝
理念與匠心共融
上海新天地項目施工前,羅康瑞邀請同濟大學教授羅小未團隊對區域內的石庫門建筑進行考證,力求在改造后做到“整舊如故”,將石庫門建筑之美更好地呈現出來。
在羅康瑞看來,哪堵墻可以拆掉,哪條里弄應該打通,哪個屋頂可以保留,這一切“不留痕跡”與賞心悅目的背后,是高超的施工技術,是激增的施工成本,更是對上海歷史文脈的尊重。
據了解,磚石是石庫門建筑的主要材料,但當時大部分磚石風化嚴重,已無法起到夯基筑墻的作用。
“當時,施工隊伍去德國購買先進的加固劑和防潮劑注入磚石中,使舊有的材料在不改變外觀的情況下獲得‘新生’。”羅康瑞說,由于舊的房屋結構在防水、隔熱等方面無法與當代建筑技術相比,工程師們便需要小心翼翼地將屋頂架起來,做好防水和隔熱層后,再原樣安裝回去。“經過精心設計和改造,這一切如今在外觀上已看不出改造的痕跡。”
羅康瑞還有一個“大手筆”,即開挖了太平橋人工湖。這在當時是一個異想天開的主意,因為挖湖不僅要多開支巨額的成本,還意味著這一大片商業價值極高的土地不能造樓售賣,但羅康瑞當時力排眾議,堅持了這一設計。
如今,上海新天地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環境優美的人工湖,見證了羅康瑞的遠見,也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征、城市現代化的標志和上海的城市地標名片。
羅康瑞說:“現在回想起來,我這輩子最重要的決定就是去上海發展。夢想的實現不僅靠自己的眼光,更重要的是看準了改革開放的前景和上海這個讓我夢想成真的舞臺。”(完)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