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电影_青青操久久_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_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精品

您當前的位置 :環球傳媒網>前瞻 > 正文
基金經理光環背后:扎堆“上新”和生存危機并行
2023-10-16 16:16:43 來源:中國經濟網 編輯:

來源:第一財經

近年來,在公募規模擴張的背景下,基金經理變動數據一直在高位徘徊。整體而言,行業起用新人的動作愈加明顯。截至10月12日,今年以來正式“出道”的基金經理已有400人之多,基金經理年限不超過3年的“新生代”則占總量近一半。

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在賺錢效應不佳和行業的激烈競爭下,基金產品新陳代謝速度加快的同時,基金經理也同樣面臨生存之艱。據第一財經統計,目前已有314位基金經理的在管規模不足1億元,90人僅管理一只低于5000萬元“警戒線”產品。此外,在今年清盤的基金產品中,已有15位基金經理出現無基可管的尷尬局面。

基金經理“上新”加快

近年來,隨著公募基金的快速擴張,基金經理的隊伍也不斷擴容。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2日,全市場基金規模達到27.61萬億元(剔除ETF聯接基金市值,下同),基金經理數量也增至3547人。

其中,基金經理任職時間超過十年者有258人,占比7%;“上崗時間”不超過3年的“新生代”有1640人,占比達46%。可以看到,“新人”們的快速涌入,已近乎占據行業的“半壁江山”,人才培養體系完善的重要性不容小覷。

就今年而言,雖然時間僅過去四分之三,但年內首度實操管理產品的“新人”已有400人,遠超2020年348位的全年“上新量”,而2021年和2022年的全年數據則分別為548人、556人。

據記者觀察,“新人”之間從開局便拉開了差距。據第一財經統計,今年開始管理基金產品的400位基金經理中,已有33人的在管基金規模超過百億元,這也意味著他們一上任就參與管理了超百億元規?;甬a品的管理。

整體而言,他們大多是與資深的基金經理共同管理產品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例如興證全球基金基金經理程劍,他管理的首只產品是170億元基金規模的興全合宜混合(LOF),搭檔為在管規模459億元的明星基金經理謝治宇。

在業內人士看來,通過增聘形式升任基金經理是最為常見的做法。“新人沒有知名度,直接發新產品難度比較大,他們先與成熟的基金經理合管,逐步積累經驗,若表現不錯的話再獨立管理產品比較容易獲得基民的認可。”一位大型基金公司人士這樣說。

某位擁有這一經歷的基金經理此前與記者交流時也表示,增聘是給新人的鍛煉的一種方式。“此前參與管理產品,大方向仍是由原基金經理占據主導,自我發揮的空間相對于產品而言影響不大,我的投資占比小,但有想法可以及時和他(資深基金經理)溝通。”他回憶道。目前該基金經理已經獨立管理產品。

除了增聘之路之外,也有因原基金經理卸任而直接管理、或發行新基金產品的情況,這些則大多是從指數型基金產品或債券型基金入場。

在上述人士看來,優秀的基金經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市場中磨練出來的。前述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坦言,“在當前市場環境不佳的時期,正是培養新人的好時候,可以給他們時間歷練和成長”。

基金經理也面臨生存問題

從近年來的基金表現來看,業績前列者確實出現不少“新面孔”。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1日,剔除1只有共管基金經理的產品,在排名前20位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包含普通股票型、靈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基金,僅計算A類)中,有6位基金經理的管理年限不足3年,還有4人的基金經理年限在3年至4年之間。

但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新生代基金經理的從業年限尚短,投資也具有更為鮮明的風格,業績可持續性還需要時間觀察。“近幾年的市場風格快速變化的情況下,新人受傳統投資風格的桎梏較少,對新鮮事物的接受速度、學習能力、做優業績的進取心上具有相對優勢,但風險回撤方面可能更大膽一些。”在前述基金人士看來,新人如今出圈難度越來越大,若業績表現不佳,基民或許會迅速拋棄。

事實上,在今年賺錢效應不佳帶來的規??s減浪潮中,不少基金經理管理規模下滑明顯,部分產品被清算離場。數據顯示,截至10月12日,年內清盤基金的數量已經增至206只(僅計算初始基金,下同),而去年同期僅為153只,同比增長35%。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產品合計有160只之多。

據第一財經統計,在這些產品中,有51人目前的基金經理任職時間不足三年。例如9月21日步入清盤環節的長信穩利資產配置一年,基金經理李宇于今年5月12日正式開始管理基金產品,上任時間不足半年。

被清盤的也不乏行業老將。如擁有近12年“上崗時間”的基金經理楊成,他管理的中銀錦利、中銀益利、中銀豐利三只產品分別在今年4月和7月陸續離場;此外,同公司的基金經理吳印也是類似情況,他任職基金經理已經超過12年,但管理的中銀產業精選因規模不足在9月進入清算程序。

記者在查閱數據時發現,被“清盤”的不止是產品,還有部分基金也遭遇尷尬現實。據第一財經統計,截至10月12日,目前在管基金總規模在1億元(含)的有314人之多,其中有90位基金經理只管理一只低于5000萬元“警戒線”產品。

換言之,若產品被迫清盤,他們將面臨無基可管的尷尬局面。而這一情況也正在行業中上演。僅以今年清盤的基金為例,據第一財經不完全統計,在上述“被迫離場”的基金產品中,已有15人目前沒有任何在管產品。例如新華基金旗下的基金經理曹巍浩。10月11日,他管理的新華鑫利于進入清算程序。目前他已無產品在手,而其基金經理年限還不足三年。

據記者了解,無產品可管后,他們之中有部分或重回研究員崗位,或被“軟性裁員”尋找新的工作機會。

客觀而言,近年來基金行業正在培養“新人”的力度正在加大,越來越多新基金經理開始走入投資者視野,行業變更數據一直徘徊高位。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2日,今年以來基金公司新聘基金經理已達到511人,同期離任人數為250人。與此同時,年內涉及增聘、解聘等基金經理變更情況的基金產品已有3300余只,占總量近三成。

關鍵詞: 基金經理 基金人士 基金表現 基金行業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Copyright ? 1999-2017 cqtimes.cn All Rights Reserved 環球傳媒網-重新發現生活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8553 5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