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據雅虎財經報道,特斯拉(TSLA)股價在周二經歷了顯著上漲,漲幅超過10%,這一積極表現得益于該公司公布的季度汽車交付量數據超出了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期。據彭博社報道,特斯拉在第二季度成功交付了443,956輛汽車,而此前分析師的普遍預測為439,302輛。
特斯拉在官方聲明中確認,該季度生產了約411,000輛汽車,并交付了約444,000輛。按車型來看,Model 3和Model Y兩款主力車型交付了422,405輛,而其他車型則交付了21,551輛。與第一季度相比,全球交付量有顯著增長,從386,810輛提升至443,956輛,但較去年同期仍略有下降,去年同期交付量約為466,140輛。
盡管交付量同比下降,但特斯拉的表現仍好于市場預期,這一積極信號推動了股價的大幅上漲。花旗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與過去六個月的負面情緒相比,特斯拉股價以及更廣泛的電動汽車市場情緒均有改善空間。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股東大會上坦言,電動汽車市場目前處于過渡期,短期內需求和銷售仍將面臨挑戰。他指出,競爭對手也在縮減對電動汽車的投資和生產,市場整體競爭態勢嚴峻。
值得注意的是,富國銀行分析師在交付數據公布前曾表示,由于市場競爭激烈,特斯拉的毛利率可能會受到影響,并對該股給予“減持”評級,目標價為120美元。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特斯拉股價飆升10%,季度汽車交付量超預期2024-07-04
- 特斯拉股價飆升10%,季度汽車交付量超預期2024-07-04
- 特斯拉股價飆升10%,季度汽車交付量超預期2024-07-04
- 上半年有24家中概股赴美上市,其中一只為IP2024-07-04
- 上半年有24家中概股赴美上市,其中一只為IP2024-07-04
- 上半年有24家中概股赴美上市,其中一只為IP2024-07-04
- 環球快訊:“中特估”之后,“科特估”能否2024-07-04
- 【天天時快訊】“中特估”之后,“科特估”2024-07-04
- 天天精選!“中特估”之后,“科特估”能否2024-07-04
- “中特估”之后,“科特估”能否引發下一輪2024-07-04
- 觀熱點:空中“黑科技”飛入尋常百姓家2024-07-04
- 政策助力自動駕駛熱潮!多家相關企業沖刺IP2024-07-04
- 政策助力自動駕駛熱潮!多家相關企業沖刺IP2024-07-04
- 政策助力自動駕駛熱潮!多家相關企業沖刺IP2024-07-04
- 環球熱議:政策助力自動駕駛熱潮!多家相關2024-07-04
- 巴黎奧運會上這些體育器材由"中國智造"2024-07-04
- 當前通訊!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境公路班車線路2024-07-04
- 環球即時:巴黎奧運會上這些體育器材由"中2024-07-04
- 【全球時快訊】應急力量6萬余人支持防汛抗2024-07-04
- 賽諾菲:首個合胞病毒預防手段樂唯初中國上2024-07-03
- 近期多家銀行調整無卡取款業務,有何信號?2024-07-03
- 全球快資訊:近期多家銀行調整無卡取款業務2024-07-03
- 低價促銷 歐洲杯帶熱數字球場2024-07-03
- 天天消息!?西平縣應急管理局督促指導工貿2024-07-03
- 從“謀劃”到“推進”,新一輪財稅改革再進2024-07-03
- 引領灣區· 創意生活!第五屆寶安文創設計2024-07-03
- 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連續4個月保持擴張2024-07-03
- 【年中經濟觀察】穩樓市政策仍有空間 下半2024-07-03
- 天天熱推薦:鄧州市陶營鎮為慶祝中國共產黨2024-07-03
- 河南農擔公司鄧州辦事處:“穩糧擔”支農顯2024-07-03
- 波音公司47億美元全股票交易收購Spirit Aero,面臨多重挑戰_全球觀速訊
- 駐馬店市驛城區老街街道機關黨支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專題紀律黨課-焦點簡訊
- 當前視訊!拓展崗位、規范登記 五項舉措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
- ?西平縣應急管理局組織2024年服務型行政執法知識考試 天天熱頭條
- 國家發改委等部門鼓勵限購城市放寬車輛購買限制
- 環球即時:鄧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打造高效便捷服務新體驗
- 蘋果加快研發輕量級AR眼鏡,最早將于2026年問世_環球熱文
- 劉亦菲在《玫瑰的故事》中飾演女主角 展現現代女性不同階段特質
- 消息!確山縣公安局:收割誤傷引矛盾 用心調解獲錦旗
- 面對歐委會“關稅大棒” 中國車企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