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連線】
(資料圖)
“不能說的秘密”
——“北溪”爆炸案真相難見天日
光明日報赫爾辛基2月17日電 光明日報駐赫爾辛基記者 鄧宇飛
近期美國資深調查記者西摩·赫什關于美國策劃去年“北溪”管道爆炸的報道引起各界的關注,雖然很多西方主流媒體似乎對這一報道選擇了沉默,但不少專家、記者和分析師紛紛加入對爆炸案真相的調查。然而,各方媒體人士和專家在各種討論后似乎都在暗示,真相可能會被繼續掩埋。
幕后黑手無法揭露
芬蘭《赫爾辛基日報》針對赫什的報道,采訪了多位北歐的潛水員。其中不少曾經在軍隊服役的潛水員都認為即使“北溪”爆炸案的罪魁禍首已被查明,但也可能不會被揭露。瑞典國防大學的前潛水員和研究員帕德里克·胡爾泰斯特倫表示,“北溪”爆炸案的罪魁禍首可能仍然是一個永恒的謎,“安裝炸藥并不是那么復雜的技術,我相信有許多國家能夠做到這一點。”
他認為因為沒有人知道到底是什么時間安裝的炸藥,這使得找到罪魁禍首變得困難。胡爾泰斯特倫分析認為,安裝時間可能發生在“爆炸前的一天、一周、一個月或幾年”。由于管道發生爆炸的區域海上交通繁忙,使得進行追溯和調查更加復雜,每天都有幾艘船會通過這一區域。胡爾泰斯特倫提醒說,盡管該地區的國家都使用雷達系統,但雷達無法分辨出這是哪艘船或屬于誰的船只。許多船只都有一個信號轉發器,用于公開其身份信息,但是如果需要,軍方的船只都可以關閉轉發器或竄改其發送的識別數據。胡爾泰斯特倫甚至不相信真相會被查明。“我不想推測罪魁禍首,因為我不知道?!?/p>
另一位芬蘭潛水員尤哈·福林克曼認為,針對“北溪”管道的調查已經進行了很久,他相信各國手上可能都已經掌握了一些關鍵證據。因此,調查結果未被披露并不意味著什么都沒有發現。“可能是完全清楚發生了什么,但出于某種原因各國不想說出來?!?/p>
福林克曼相信調查這樣的海底爆炸確實存在一定困難。管道的爆炸可能影響了海流,以至于留在海床上的痕跡已經消失,例如來自潛艇的痕跡和爆炸后的殘留物。而且即使在檢查中發現了使用的炸藥來源,也不足以證明誰是罪魁禍首,因為真正的幕后黑手確實有可能去模仿其他國家的爆炸物技術。而要對爆炸的幕后黑手進行起訴或者追責將可能特別困難。即使專家們在調查中就可能的罪魁禍首達成一致,在法庭上證據也不一定足夠。福林克曼覺得“幕后的大玩家往往會冷靜地否認一切?!?/p>
真相會影響美歐關系
一位歐盟外交官近期向歐洲媒體“能源情報”透露,如果出現關于“北溪”爆炸案的證據,那“將是一個巨大的新聞事件”,他表示歐盟也注意到了最近關于赫什報道的各種爭議。另一位歐洲外交官表示,這些指控如果得到證實,將損害美歐關系,但他認為赫什的報道本身不太可能被證實,所以“至少在表面上”還沒有損害美歐關系。
參與“北溪”項目的業內消息人士表示,西方政府顯然會否認該報道,但正如赫什的報道中所描述的那樣,這樣行動確實聽起來“似是而非,但是可行”。他暗示報道中的許多細節應該很容易被驗證或否認,但從更廣泛的視角來看,歐洲現在對俄羅斯的情緒如此消極,即使得到證實,“真相也可能會消失”。
美國長期以來一直以能源安全為由反對“北溪”管道,不斷警告歐洲過度依賴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風險,這樣的聲音在奧巴馬、特朗普和拜登政府中一直持續。2022年2月初,拜登表示,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不再有‘北溪’管線,我們將結束它”。
去年9月,爆炸發生幾天后,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就表示,美國將從“北溪”管道遭受的破壞中受益。佩斯科夫暗示,美國液化天然氣供應商更希望避免與俄羅斯管道天然氣競爭,他提醒各方應該注意拜登在2022年2月份的言論。
調查記者之間的爭論
赫什的報告在歐美媒體圈同樣也掀起了巨大波瀾,各方媒體記者和開源情報分析師紛紛下場,對赫什的報道是否可信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在赫什發布報道的Substack平臺上,一位從事開源情報分析的作者奧利弗·亞歷山大對赫什的報告作出了回應,他認為赫什的報道更像一篇軍事題材的小說作品,里面大量的細節需要核實。
例如亞歷山大直接展示了美國海軍的潛水員操作手冊,并對比了赫什報道中提到的挪威艦船的公開采集航行記錄。他分析認為,根據航行記錄和美國潛水員的操作要求,潛水員應該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水下安裝炸藥。還有反駁赫什報道的記者提出,根據開源跟蹤數據,當時挪威軍隊的飛機和艦船的軌跡與赫什的報道并不一致。
但也有不少專業人士表示,開源信號跟蹤不會告訴我們飛機的轉發器是否被關閉或被修改,或者飛機的航行路徑是什么。在如此大規模的演習中,有些飛機不會公開定位,特別是如果演習的目的之一便是試圖確定俄羅斯的跟蹤能力。
此外,不少西方媒體人都提到,赫什的報道更像是根據單一消息來源進行的推測,認為這是很多美國主流媒體不愿意發表這一報道的原因。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熟悉赫什的調查方法,就知道他不會根據“單一未具名來源”撰寫文章。
考慮到赫什可能的消息來源是部分美國政府高層內部人士,他或許不愿意透露的目的就是要保護他的消息來源。尤其是從奧巴馬政府開始,美國會追查任何泄露國家安全委員會消息的政府官員,并進行秘密起訴?!安荒茏尯帐蔡岬阶约旱拿帧笨峙率呛芏嗝绹賳T的共識。
《光明日報》( 2023年02月18日?08版)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不能說的秘密”-全球微速訊2023-02-18
- 訊息:【人民需要這樣的文藝家?】宋春麗:2023-02-18
- 環球動態:下周解禁:三解禁公司去年業績預2023-02-18
- 環球最新:安乃達實控人簡歷公開披露差異多2023-02-18
- 加息預期攪亂市場 風險資產再遇“拋售劫”?2023-02-18
- 帝王坦克語音_帝王坦克 當前動態2023-02-18
- 班主任的重要性體現在_班主任的重要性2023-02-17
- 中國證監會與香港證監會進一步加強有關境內2023-02-17
- 特斯拉疑似失控事故再發,警方通報致1死1傷2023-02-17
- 人流物流加速回暖 “流通”大數據折射中國2023-02-17
- 團結奮斗 忠誠履職丨潛心研習 用匠心助推2023-02-17
- 臺灣實質經常性薪資連續兩年下跌 當前報道2023-02-17
- 環球最新:油菜花朝氣蓬勃惹人愛 雨水前后2023-02-17
- 為什么說幫媽樂益生菌安全可靠?寶媽的回答2023-02-17
- 馬蜂窩時隔四年再獲融資,OTA迎春大戰將至2023-02-17
- 【新要聞】劍指“世界一流汽車城”!深圳出2023-02-17
- 國乒“直通賽” 本周打響,抖音全程直播2023-02-17
- 重點聚焦!中國銀保監會查處5家金融機構違法2023-02-17
- 外交部發言人:美方能看見18000米高空的氣2023-02-17
- 我們正出發!一組數據帶你感受活力中國|焦2023-02-17
- 如何用現代服裝制作迪斯科服裝2023-02-17
- 當前觀點:環滬樓市裸泳:炒房客逃離,再無2023-02-17
- 全球熱資訊!新華時評:美政客炒作“中國威2023-02-17
- 民政部發文持續強化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治理2023-02-17
- 全球聚焦:新華全媒+丨加大信貸投放 開啟2023-02-17
- 今日要聞!國家醫保局:支持定點零售藥店開2023-02-17
- 當前看點!中消協點名批評在線會員服務亂象2023-02-17
- 包凡其人 全球新資訊2023-02-17
- 【環球速看料】證監會、央行聯合發布《重要2023-02-17
- 熱頭條丨晉飛碳纖IPO憂與患:日本東麗斷供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