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學生認真聽取教官講解救助知識。 謝藝觀 攝
這是常州基地近日舉辦的“國企開放日”活動上的一幕。自2018年轉企以來,常州基地利用人才裝備優勢,不斷拓寬產業版圖,建立起教培隊伍和基地運行體系。
近日,中新網記者隨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中國安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織的“走進新國企·安瀾江河的水電鐵軍”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常州基地和泰安練兵項目現場,看新國企如何蹚出新路子。
新身份掀開新篇章
2018年9月,根據黨中央《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武警水電部隊轉為非現役專業隊伍,組建為國有企業。
轉企后,中國安能第二工程局常州分公司利用人才裝備優勢,積極拓展產業領域,重點聚焦監測預警、應急服務、培訓教育、制造研發以及應急工程五大核心板塊。
圖為基地職工在進行模擬訓練。 謝藝觀 攝
站在模擬臺上感受15級臺風,坐在模擬小屋內體驗8級地震,戴上VR學習如何火場求生……在常州基地的應急安全體驗館內,地震救援、火災逃生、臺風避險等體驗項目一應俱全。
據展館講解員介紹,應急安全體驗館包含重大自然災害警示區、沉浸式自然災害體驗區、交通安全體驗區、應急救援員技能培訓中心等九大區域,主要開展面向社會公眾的防災避災和安全自救知識、基本技能普及推廣。
同時,基地還著重培養教學型人才,設計適合各個年齡階段的研學課程,承辦了百余次應急、安全、人防等培訓服務,開展各類軍事體驗日、夏令營活動。
小小研學課,也發揮了大作用。“之前一位學生吃東西被卡住,情況非常緊急,剛好其同學在這里學習過海姆立克急救法,這位學生也因此被救助。”基地教官劉鎮瑋告訴記者。
一基兩翼,形成核心戰斗力
雖然脫下了軍裝,但中國安能第二工程局常州基地始終以“建設非現役專業隊伍”為基本方向和基本要求,緊盯應急救援和工程建設兩個戰略領域,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圖為正在建設的山東泰安抽水蓄能項目。 謝藝觀 攝
現年38歲的崔中國,是常州分公司搶險救援大隊黨總支書記。參加工作以來,他始終戰斗在應急救援第一線,先后參加過數十次重大搶險行動,曾被授予首屆“江蘇省最美應急人”稱號和“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
2020年8月13日,常州分公司組織27人搶險梯隊,到淮安市盱眙縣腰灘參與決口封堵搶險。
大隊搶險隊員到達現場后扛著沙袋、開著挖掘機深入決口沿岸,通過機械與人工協同的方式植樁固腳、封堵決口,連續奮戰一天一夜,最終比計劃提前5個小時將決口成功合龍。
“這是最驚心動魄的一次救援,當時水直接淹到了這里。”崔中國用手比了比自己的胸口,向中新網記者講道,挑戰極限,我們咬著牙完成了難以完成的事情。
除了不斷提升應急救援能力,常州分公司還致力于工程建設,并依托在建項目進行工程練兵。
深秋時節,山東泰安二期抽水蓄能電站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常州分公司在這里進行推、挖、裝、運、碾練兵任務。
挖掘機操作手孔嘉樂是今年6月份新入職的員工,如今已可以獨立操作機器。“但會開和會干活是兩個概念,接下來還需要繼續練習。”他表示。
崔中國告訴記者,在軍事化管理鏈條下,這些新進職工,平均兩個月左右具備裝車水平,半年以后經過考核就能到現場訓練。
據了解,近年來,常州基地已完成河南鄭州特大暴雨抗洪搶險、內蒙古阿拉善事故救援、北京門頭溝抗洪搶險、青海民和縣草灘村救援等10余次搶險救援任務,并先后在江蘇常州新孟河延伸拓浚、內蒙古鄂爾多斯黑岱溝露天煤礦剝離等項目承擔練兵任務,不斷鞏固和提升搶險救援能力。(完)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