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电影_青青操久久_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_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精品

21深度|國內神經介入企業“未大先卷”,“大魚吃小魚”或將上演
2023-07-31 23:01:24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武瑛港 實習生魏柯 北京報道 7月30日,賽諾醫療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其神經介入業務持續增長,預計神經業務板塊收入約為882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368萬元,同比增長36.66%;近日沛嘉醫療也發布公告稱,其現有神經介入產品不斷放量,持續貢獻收入增長;微創腦科學發布公告稱,2023年上半年收入約在2.9億元至3.1億元之間,較上年同期增長約41%至51%,凈溢利約為4500萬元至6000萬元之間,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

據國信證券預測,2025年中國神經介入器械市場將達到128億元,其中出血類器械32億元、缺血類器械44億元、通路類器械52億元。預計2030年達到310億元,其中出血類器械71億元、缺血類器械109億元,通路類器械130億元,比2025年均有翻倍增長。

然而在神經介入企業業績和市場增長背后,也應看到潛在的隱憂。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分析,目前神經介入市場存在著“未大先卷”的情況,國內企業還沒發展成熟,就已經開始“內卷”,神經介入的市場未來會比較慘烈。擠入神經介入賽道的企業太多,同質化競爭比較嚴重,資本市場目前對于神經介入投資的熱情已經有減淡的趨勢,同時集采的開展壓縮了這一賽道的利潤空間,即使是目前的頭部企業也可能很難在短時間內賺取先發利潤。

“神經介入市場未來可能更有利于平臺型企業,頭部企業通過并購把不同產品進行整合,形成相對完整的臨床解決方案,進而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特別是企業產品的商業化效率能夠得到提升。”該業內資深人士指出。

另外眾成數科研究部負責人楊靂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國產替代背景下的神經介入產品目前面臨“內卷”局面,很大原因是產品或應用同質化,除了尋求差異化發展外,出海拓展市場也是一條相對明朗的路徑。

“內卷”下的同質化競爭

隨著2021年眾多國產神經介入產品獲批上市,國產神經介入企業將與進口產品展開正面競爭,幸運的是,據動脈網信息,部分國產神經介入器械在性能與品質上已實現不輸進口產品,同時國內還出現了全球首創的神經介入產品。

上述業內資深人士分析,在神經介入市場,國內企業與進口產品的差距在快速縮小,因為在2020年前后,神經介入賽道較為火熱,國內的一些初創公司在這一階段的融資比較順利。

同時神經介入市場還存在著類似于藥品License-in的模式。事實上,神經介入在海外資本市場并沒有享受如同國內一樣的高資本溢價,國內部分公司或投資機構會通過并購或者投資的方式把一些海外項目轉化到國內市場,將海外的技術通過IP授權的方式把中國市場的權益給到國內的企業。

據了解,神經介入市場曾有過一段時間投融資熱,據動脈網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上半年,國內神經介入領域已有至少24家創新企業、60家投資機構押注神經介入領域,但是到2021年下半年,資本市場迅速回歸理性,神經介入領域投融資事件僅4起。

“此外,國內部分神經介入器械廠家是從心血管介入領域轉入神經介入賽道,本身會有一定的產業基礎。而且很多神經介入器械屬于改良式創新、點式創新,不用做原始設計或者全面創新的突破,所以實際技術門檻并不算高。國內很多神經介入企業只是相比于國外同行往前走了一步,要想讓多個創新點體現在同一個產品上,這對研發人員的要求非常高。對國內目前的初創企業而言也不現實。”上述業內資深人士進一步指出。

在資本助力、引進模式和較低技術門檻等因素影響下,眾多企業搶入神經介入賽道。

據行業媒體梳理,2020年神經介入器械全年注冊量達到25件,主要集中在彈簧圈、中間導管、顱內球囊、取栓支架、微導管等,其中彈簧圈已有9款國產產品上市。另有相關數據顯示,在2022全年有120多款神經介入產品獲批。

在逐漸“內卷”的情況之下,上述業內資深人士表示,如果醫療器械企業只單純涉及到材料加工、材料表面處理或編織裝配工藝等技術,大概率都會被納入集采。

集采壓縮利潤空間

據梳理,2021年以來,河北省、江蘇省、福建省等在省級層面以及吉林牽頭的省際聯盟層面等相繼對彈簧圈、彈簧圈輔助支架開展集中帶量采購。

河北省彈簧圈集采后,中選價格平均降幅46.82%%,最高降幅66%;江蘇省彈簧圈集采后,中選價格平均降幅54%,最高降幅69%;吉林等21省聯盟集采后,彈簧圈類產品價格最高降幅80.07%,平均降幅達64.11%,平均從12535.25元降到4108.05元。

另外今年3月,河南省發布《關于成立河南省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采購聯盟的通知》,由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牽頭成立河南省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采購聯盟,對神經介入類、外周介入類醫用耗材進行采購,最終兩類醫用耗材共計2323個品規最終拿到53.6%的平均降幅,臨床常用的神經介入球囊擴張導管由原來的17000元降至5000元。

上述業內資深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2021年融到資金的一批神經介入企業,現在很多都已經將產品推入臨床應用,或者已經完成臨床試驗即將進入市場,未來國產率肯定會有提升,不會像目前只有10%-20%的國產化水平。

楊靂也表示,目前神經介入耗材集采在浙江和河北等區域逐步落地,將推動國內產品放量及國產化率提升。

根據觀研報告網數據,在我國神經介入醫療器械市場中,外資品牌占據國內市場份額的80%以上,其中僅美敦力一家就占據了60%市場份額。微創腦科學招股書數據進一步顯示,以出廠價計,2020年我國神經介入國產化率僅7%。

上述業內資深人士認為,集采對企業的未來具體發展的影響還很難判斷,因為現在集采明顯壓縮了利潤空間,企業可能很難進一步快速成長,以前在心血管介入領域發生的“故事”,或許會在神經介入領域以更快的節奏發生。

“在心血管介入領域,例如冠脈支架,至少頭部企業還有一段比較輝煌的發展時期,在沒有集采時,部分產品毛利率非常高,但是神經介入行業在政策面前就沒有相似的發育空間和時間,就像一個孩子還沒來得及充分成長、變得強壯,就要面臨很大的生存壓力,所以大家對神經介入的未來預期其實不太樂觀。”

“對于已經被集采的傳統產品,國產產品放量會比較快,市場占有率可能會增加,但是利潤率不會像以前那么高,只能先占據市場。另外創新程度不高的產品,可能遲早也要被集采,因為技術門檻并沒有那么高,也沒有解決傳統產品完全無法解決的問題。”上述業內資深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集采是神經介入市場非常大的不穩定因素。

浙商證券研報同樣認為,從2021年集采情況來看,醫療器械全產品線集采成為必然。大型設備集采、IVD集采打破了難集采不集采的預期,心臟起搏器集采、神經介入產品集采打破了國產替代率要到達一定水平才會集采的預期。

自支架集采后,大量企業涌入神經介入板塊,產品已趨同質,集采的來臨打破了國內企業期望的1-2年的溢價空間,隨著每一個領域大量企業的涌入,臨床用量較大、使用較成熟的產品快速開啟集采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集采打破“藍海”預期,在內卷之中,并購或出海或成為神經介入企業的發展趨勢。

并購與出海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隨著集采逐步推進,單品種產品的創新可能難以滿足企業的持續性發展,對于醫療器械企業來說,全面的產品線組合、系統性產品的創新以及持續的技術迭代將是應對支付環境變化的核心競爭力。

浙商證券研報也顯示,隨著集采的進一步深入,單個或者單品種產品的創新已經不足以支撐企業的發展,尤其是在目前我國大量的醫療器械產品并沒有完全不可替代的臨床優勢的前提下。因此對于企業來說,完善的產品線布局、系統性產品的創新、快速且持續的更新迭代能力才是應對政策變化的核心競爭力。

據上述業內資深人士分析,未來國內神經介入行業可能會頻繁出現“大魚吃小魚”的并購行為,逐漸形成一批龍頭企業,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

現狀是市場中部分神經介入企業產品比較單一,單獨的產品在集采面前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若企業能通過并購,使產品管線得到整合,能提供完整解決方案,后續的市場推廣及銷售效率就會高很多。另外,資本市場也更青睞于能夠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神經介入企業。

上述業內資深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未來國內神經介入領域會向國外模式靠攏,結合當下DRG付費模式的推廣,企業不得不去思考如何給醫生提供一個完整的“手術包”耗材。例如針對不同位置形態的血管瘤,企業要能提供不同型號的彈簧圈、導流支架或者異型支架以及相關的導絲導管等產品。

另外從產品本身來看,上述業內資深人士表示,很多神經介入產品屬于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本身就很有市場價值,哪怕是上市公司從頭做一個產品,可能在時效性上也會出現問題,相比之下二類器械的并購價值就沒有這么高;另外,有些早期項目可能在重點領域突破了某一款產品,屬于國內較早拿證的產品,那么被并購的價值就會比較高。

“最終的行業模式可能會像國外一樣,在細分領域中會有少數的巨頭,其他醫療創業公司在成立時的目標就是被并購,而非成為第二個美敦力或泰爾茂。整個神經介入的行業邏和估值體系都會發生改變,會對行業的融資產生比較大的沖擊。”上述業內資深人士分析。

除了并購趨勢,楊靂表示,國產替代背景下的神經介入產品目前面臨“內卷”的局面,很大原因是產品或應用同質化,除了尋求差異化發展外,出海拓展市場也是一條相對明朗的路徑。包括神經介入耗材及手術機器人產品,目前已經有不少企業在歐美、東南亞等地區獲批上市。

據了解,早在2021年或更早就有一批國內神經介入企業在海外注冊申報產品,計劃將產品推向全球市場。據梳理,2021年以來,歸創通橋已有8款產品獲得歐盟CE認證;心凱諾的微導管、取栓裝置等產品于2021年5月獲得CE認證;微創腦科學自主研發的彈簧圈栓塞系統已相繼獲得歐盟CE認證、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部及美國FDA的上市批準,并在智利實現海外植入。

此外,國內企業在年報中也不斷透露布局海外市場信息,歸創通橋在半年報中表示,“海外市場對開發戰略至關重要,將繼續投資以提升競爭力。”另外微創腦科學還戰略投資了以色列公司,推動產品在全球市場的應用。

關鍵詞: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