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区二区电影_青青操久久_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_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精品

“碳”路先行|煤城山西蒲縣澎湃綠色新動能
2024-11-07 10:50: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
中新網臨汾11月6日電 題:“碳”路先行|煤城山西蒲縣澎湃綠色新動能

作者 任麗娜 張鵬

從“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支撐體系建設試點縣”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再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基地”到全縣域“中國天然氧吧”、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一個個榮譽稱號成為煤城山西蒲縣對外形象的綠色生態名片。

資料圖:煤城山西蒲縣澎湃綠色新動能。蒲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蒲縣地處山西西南部、呂梁山南端西麓。蒲縣境內20余種礦產資源,尤以煤為最,全縣含煤面積占到總面積的90%,是山西省重點產煤縣。

作為曾經的水土嚴重流失地區,蒲縣一任接著一任干,不斷進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探索,成功走出了一條生態建設的創新路徑,讓昔日的荒山禿嶺成為如今的秀美山川,處處澎湃著綠色新動能。

可綠化的國土面積實現全覆蓋

蒲縣梁峁殘塬、溝壑縱橫,水土流失一度非常嚴重,水土流失面積達到1230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81.4%,加之長期的煤炭資源開采,導致境內整體生態環境脆弱。

多年來,蒲縣“換書記不換主意,換縣長不換主張,屆屆連念山水經,一張藍圖繪到底”,有力地促進了全縣的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進程。

山巒間的一面面陡坡上,密密麻麻排列著壘石樹坑,一棵棵高約1米的油松傲立風中……走進山中鄉宋家莊村,曾經殘破的塬面上全部披上綠裝,新栽下的樹木茁壯成長。

蒲縣林業部門負責人蘆旌說:“前些年造林時,已經把連片、平緩的地方全部栽滿樹,如今的造林地點是分散、偏遠的小塊地,立地條件和施工環境都很難。但難也得干,還要干好,越是殘塬溝壑就越是水土流失的‘重災區’,就越需要去造林、去修復、去治理。”

近年來,蒲縣大力實施造林增綠工程,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先水后樹、依水造林”的原則,扎實推進“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后續產業、通道綠化、縣城增綠等重點生態建設項目,深入實施環城生態圈和綠色通道建設,著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生態綠化體系,全縣林木覆蓋率達到59%。

特別是蒲縣通過采取專業隊施工、壘石坑客土回填等措施,實現了土石過渡帶、裸巖砂石地的植樹造林新突破,保證了林木成活率,使以往的荒山禿嶺、不毛之地重新披上綠裝。僅壘石坑植樹就達到89萬株,存活率98%以上,基本實現了可綠化的國土面積全覆蓋,創造了“壘石坑填土植樹最多縣”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蒲縣也榮獲“全國綠化模范縣”稱號。生態環境日常監管實現全覆蓋

昕水河是黃河的一級支流,也是蒲縣的母親河。昕水河人工濕地公園,水流潺潺,黑鸛翱翔,白鷺棲息,一派如畫風光。

資料圖:蒲縣通過小流域綜合治理提高水土資源利用率。蒲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蒲縣積極探索、因地制宜,總投資1500多萬元,采用“垂直潛流+水平潛流”相結合的復合工藝,實施了昕水河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同時將污水處理與生態修復、景觀打造融為一體,提升綜合治理效益,在人工濕地配套了綠化工程,種植蘆葦、蒲葦、黃花鳶尾等植物,涵養水源,改善生態環境。

昕水河人工濕地公園負責人范定國說:“昕水河人工濕地達到了設計功效,過濾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有效改善了轄區內昕水河水質,蒲縣出境斷面水質指標逐年下降。”

多年來,蒲縣積極通過小流域綜合治理提高水土資源利用率,對流域內山、水、田、路、農、林、草、畜實施統一規劃,近、中、遠期利益兼顧,對農林牧用地實行優化配置,對種植業實施最佳結構調整,堅持工程、生物和耕作措施有機結合,對流域進行開發性治理,以特色經濟作物的種植和畜牧養殖來實現農民增收,最終實現流域的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

同時,蒲縣探索完善縣、鄉、村的河長、林長、環長、路長“三級四長”模式,進一步構建大水保大生態的工作格局。河長看護河道、河流,環長監督生活環境,路長管理道路上的粉塵,每一條河、每一片林、每一條路,所有的生態環境問題都有人抓、有人管,生態環境日常監管實現全覆蓋。

生態環境治理推動鄉村振興

在蒲縣薛關鎮的紅山村、佛連村、刁平村,在太林鄉的河底村、武家崖村,在蒲城鎮的太夫村……曾經的荒山荒坡成為層層疊疊的梯田,整齊排列的經濟林、一茬一茬的小雜糧,為當地村民拓寬了增收的渠道。

資料圖:蒲縣荒地變沃野,溝壑成糧川。蒲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生態環境治理也推動了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坐落于南川河上游河谷地帶的蒲城鎮刁口村,現有野生連翹2萬余畝,是蒲縣野生連翹的優生區,現有面積和產量均居全縣第一。刁口村年產青翹約30萬公斤,黃翹約10萬公斤,村民每年采摘連翹的總收入可達百萬元以上,每戶農民能增加收入3000元至5000元不等。

近年來,蒲縣古縣鄉通過組建蘋果產業聯盟、建設示范種植基地、打造智慧果園、創新經營模式等方面不斷探索,走出了古縣鄉蘋果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的發展之路,產業越做越強,名氣越來越亮,果農的收入越來越好,蘋果產業成了古縣鄉農業發展的支柱產業,也成為蒲縣特優農業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

荒地變沃野,溝壑成糧川。蒲縣在薛關鎮、蒲城鎮、古縣鄉、山中鄉的連片垣面提標玉露香梨3000畝、蘋果1萬畝,配套冷鏈物流、倉儲交易、果品加工,升級改造一批標準化養殖場,建設5萬噸飼料加工廠,打通了產業鏈,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生態建設、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良性循環。

一道道支離破碎的殘塬、一條條水土流失的溝壑披上了綠裝,“石山土蓋頭”變成“百里披錦繡”。(完)

關鍵詞: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