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蘇省興化市入選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郵政局聯合公布第四批“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名單。
興化市境內河湖港汊縱橫交錯,與水相伴而生讓興化發展農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興化市糧食加工產業集中區所在的戴窯鎮大力發展農村公路,賦能當地大米加工產業發展,讓“興化大米”更好更快的走向全國。
據數字貨運平臺運滿滿數據顯示,2023年興化農產品發貨噸數達到230萬,其中,稻谷、大米、面粉、麩皮、小麥為主要發貨貨類,發貨線路較2018年新增112條。
數字化助力新農人蹚出“新路子”
馬月燦是土生土長的戴窯鎮人,從小便幫助父親一起打理家里的農田,但退伍后的他并沒有像父親一樣選擇種地,而是在當地做起了泥瓦匠。“以前我們這里還沒有修路和橋,每次播種時需要把農機、農資等物品用船運到田里,收成時再用船把糧食從田里運出來,極其不便。”
近年來,戴窯鎮通村公路78條,累計107公里,原本3米寬的通村公路逐步拓寬、重建為6米公路。隨著農村道路的升級完善,農戶的種植熱情開始高漲起來,馬月燦便購入了播種機、收割機,為其他農戶提供種植收割服務。2018年,馬月燦所在的焦勇村通上了水泥路,也建起了大橋,讓他對種地重拾了興趣。借著村里土地流轉的機會,馬月燦包下了600畝農田,開始了他的新農人之路。
馬月燦使用無人機給農田打藥。
“時代在發展,我們種地的人也要跟著時代的步伐。“作為年輕一代,40歲的馬月燦在種地之余,喜歡搗鼓一些“黑科技”,研究研究數字化種植技術。2021年,他花費6W元購置了一臺無人機,用于施肥與打藥,同時為其他農戶提供植保服務。通過無人機播撒,他自己一天可以作業400畝地,“在以前,這想都不敢想,以前靠人工去施肥打藥,一個人花費一天的時間在田里打藥,最多也就是作業15畝。”
“收成時最怕的就是原糧運不出去,收割的稻米如果不能盡快送至烘干廠房,就容易壞掉。”科技的賦能體現在各方各面。以往收成時,運輸原糧的運力總是會不足,找貨車運輸就成了一個老大難的事。現在,馬月燦在遇到運力不足時,便會使用運滿滿平臺來叫車。“現在方便太多了,在網上找車很快就會有人接單,再也不用為運輸的事發愁了。” 運滿滿數字貨運平臺與傳統物流相比,價格更透明、使用更便捷,車輛信息多,找車方便很多。
“興化大米”走向全國,數字貨運提供運力保障
鄉村因路而興,村民因路而富。四好農村路讓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而數字貨運平臺則賦能產業更好的發展。
興化市糧食市場和興化市糧食加工產業集中區“米企一條街”。
上世紀80年代后期,依托“水+公”的交通優勢,興化市戴窯鎮興起了辦稻米加工作坊的熱潮,逐漸形成了“加工+交易”模式。發展至今,全鎮共52家加工企業,已形成了集原糧生產、稻米加工、貿易于一體的興化市糧食市場和興化市糧食加工產業集中區“米企一條街”。2023年,全鎮稻、米交易量達580多萬噸,交易額90億元。
成立于2010年的萬家福米業是當地規模最大的米企之一,歷經十多年的發展,已成長為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萬家福米業辦公室主任韋磊對于農村道路的發展深有體會。“我們公司新廠區門口的水泥路很寬,旁邊還有一座橋,但十年前,這里還是一片泥巴路。”在韋磊看來,農村道路的升級與企業規模的擴大是相輔相成的關系。2018年,萬家福米業因規模擴大、運輸需求等原因在米企一條街的附近建了新廠區,員工也發展到了百人,“公司的發展帶動了當地的就業,而農村公路的升級則助力了公司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最初萬家福的銷售還是集中在長三角, 2018年之后,企業銷售半徑擴大,開始向全國輻射。韋磊提到,“以往公司的物流運輸會長期合作的熟車,但新線路的物流運輸就要重新再去找合適的貨車,我們一般會選擇在運滿滿平臺上叫車。”運滿滿這類數字貨運平臺的出現,對“興化大米”走向全國起到了重要作用。
萬家福米業忙碌的裝貨廠區。
“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1月,是大米加工產業的旺季,原糧運進來、成品米運出去,都需要大量的運力,除了我們長期合作的熟車,還需要通過運滿滿平臺找車。”韋磊說,由于旺季時的短期運輸需求激增,使用平臺是一件省時又省錢的方法。
興化獨特的區域地理環境造就了“興化大米”優異的品質,而物流交通的便利則讓“興化大米”走向了全國。周杰所在的光明天成是當地最大的米業公司,作為物流負責人,他深切的感受到了這幾年的變化。“2018年時,我們廠區每天有十幾輛貨車裝貨,而現在,廠區里每天有三十多輛貨車等待裝貨運輸。”
今年是顧寶山經營顧家物流的第20個年頭,他見證了戴窯大米加工產業的發展,也歷經了農村道路、物流運輸翻天覆地的變化。“最初,我做物流公司只是為了服務自己的米店,隨著戴窯大米加工產業的發展,物流公司成了我的主業。”從最初要到外地找車源,到2015年開始嘗試使用運滿滿平臺,顧寶山依托運滿滿數字貨運平臺,解決了集中找車難、新線路開拓以及運往全國各地價格不透明的問題。
農村公路的升級讓大米加工產業的物流更加便捷。
作為全國百強糧食交易市場第一名、國家農業部定點市場,近年來,戴窯鎮將大米加工產業發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抓手,大力發展鄉村道路網絡建設與維護,激發農業產業發展活力。“以前,大家都說‘車子搖一搖,到了戴家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2023年,米企一條街重新整修鋪上了瀝青,我們對于主要交通道路進行實時養護維修,確保四好農村路抓到實處,讓‘農村公路+產業’能夠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戴窯鎮黨政辦主任丁小兵說,戴窯鎮將進一步整合資源,加大產業配套投入,“為了能夠壯大全鎮糧食加工企業,放大產業規模優勢,延伸產業發展鏈條,我們組建了糧食物流產業園,未來將引入社會力量,重點打造智慧物流體系。”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