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多年來,在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引領下,教育作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柱,在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在當下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環境中,新技術、新要素、新產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動高質量發展。產教融合作為連接教育與產業的橋梁,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首先,產教融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創新動力。通過產教融合,顛覆性創新技術能夠更快融入教育體系,促進培養掌握最新科技知識與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同時,通過產教融合,企業也可與高校、科研院所等教育機構開展技術合作,形成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的良性循環。此外,產教融合不僅促進技術和資源的整合,也能夠推動企業文化和學校文化的交流,促進培養創新意識、激發創新精神。
其次,產教融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資源支撐。一方面,產教融合通過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推動知識、技術、人才、資金、設備、技術等要素在教育與產業之間的自由流動與高效配置,實現了企業與學校之間資源的開放共享。另一方面,產教融合可使教育更貼近產業和市場的實際需求,通過調整人才培養方向、專業設置、課程內容、實踐教學和科研攻關領域,培養能夠適應產業發展需要的創新型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人力支持。
另外,產教融合為高質量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產業體系的全面轉型升級是實現持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產教融合通過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共建研發中心、實施聯合培養項目等方式,加速了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的結合,推動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也催生了新興產業的興起,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和堅實基礎。
新時代背景下,深化產教融合助力高質量發展有以下創新路徑。
第一,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確保職業教育體系能夠緊密對接產業發展需求。一是可借鑒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經驗,加強學校與企業、行業之間的深度合作。該校聯合孔子學院、外方院校及泰國鐵路企業,共同開發高鐵人才培養體系,在促進中國高鐵標準和技術在泰國推廣應用的同時,直接為鐵路建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二是依托高校加強工匠學院建設力度。如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積極響應國家關于加強工匠人才培養的號召,在資金、政策上給予傾斜,在師資、課程、實訓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建成工匠學院。聚焦船舶制造領域的關鍵技術崗位,通過小班化教學、一對一導師制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
第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鞏固并提升企業作為科技創新主體的地位。一是深化以企業為主導的產學研用合作模式,確保創新鏈條的緊密銜接。如中建鋼構武漢有限公司聯合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共同探索“產業引導、校企共建、項目載體、團隊推進”建設模式。通過共建中建鋼構學院,開展智能化生產線的研發和高端人才培養,解決企業各類生產技術難題,滿足區域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技術需求。二是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改革。由學校和企業共建科技成果庫,推進科研財務一體化管理,為科技成果的轉化提供有力支持。制定詳細的成果轉化流程和利益分配機制,尤其是提升科研人員自主權,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第三,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一是聯合政府、企業和科研機構深度參與人才培養過程。可借鑒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做法,探索“四主體雙導師”協同育人模式,即學校、企業、行業協會和科研機構作為育人主體,共同參與人才培養。學校與企業合作建立“聯合創新中心”,由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共同指導學生科研項目攻關和實習實訓,全面促進教育鏈與現代產業體系有機銜接、聯動發展。二是鼓勵人才合理流動,堅持向用人主體授權、為人才松綁。建立靈活的人才流動機制,鼓勵教師到企業兼職或掛職鍛煉,歡迎企業專家到學校任教或參與科研項目。三是完善人才評價與激勵機制。如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在其“芯火”人才培養基地構建了一套全面的評價機制,評價內容不僅關注學生的學術成績,更重視其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及與產業鏈需求的契合度。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