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很多人都不知情的情況下,一顆名為“2019 OK”的小行星以大約8.7萬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不足五分之一的地月距離處掠過地球,令天文學家們著實“捏了把汗”。
雖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直密切跟蹤大型小行星,以識別那些可能對地球構成威脅的小行星,但這顆威力足以夷平一整座城市的小行星,卻直到其接近地球的前一天,才被天文學家們發現。在此之前,人類對它一無所知。
天文學家先前已經預測到,近期會有幾顆小行星通過地球。可為何這顆小行星,直到最后一刻才被發現?
圖片來源:美國全天自動超新星勘測項目(ASAS-SN)團隊于社交媒體上發布的小行星“2019 OK”運行軌跡視頻截圖。
與地球擦肩而過
為何前一天才被發現?
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天文學副教授邁克·布朗稱,“小行星‘2019 OK’不是我們追蹤的星體,不知道它到底從哪里冒出來”,“它可能是這么多年來,如此接近地球的行星之中,體積最大的一顆。”
外媒報道稱,這顆小行星直徑大約在“57米至130米之間”,而現在服役的最大客機(空中客車A380-800)也才長約73米。在浩瀚宇宙中發現這顆小行星,就如在太空中找到一架大型客機,難度可想而知。
布朗表示,“2019 OK”過去1個月里,非常靠近太陽,夜晚時,與太陽一同落到地平線下,因此觀測不到。天文學家們只有黃昏與黎明的時候,在太陽剛剛落入地平線以下,小行星還在地平線以上時,才可能察覺其微弱亮度。
據報道,“2019 OK”從地球身旁掠過的3天前,亮度比平時還要黯淡1000倍,所以天文學家與觀測站的天文望遠鏡都沒能及時發現它。
若撞地球后果多嚴重?
或是廣島原子彈爆炸能量30倍
如果地球被“2019 OK”撞上,將產生什么后果?1908年,一顆直徑比“2019 OK”還要小的小行星,在西伯利亞通古斯河附近發生爆炸,將幾乎是兩個紐約市大小的森林夷為平地。
澳大利亞斯威本科技大學天文學家艾倫·達菲稱,“若撞擊地球,其威力或超過廣島原子彈爆炸能量的30倍”,它是一個“城市毀滅者”。布朗表示,它就像是個“非常巨型的核武器”,威力足以摧毀一座城市,不容小覷。
美國全天自動超新星勘測項目(ASAS-SN)團隊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雖然這顆小行星是安全的,但“一顆直徑為100米的小行星若與地球相撞,會造成相當大的影響:制造直徑約1公里的隕石坑,威力或相當于幾百萬噸的TNT炸藥當量。”
ASAS-SN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直徑為100米的小行星若與地球碰撞,會造成相當大的影響:制造直徑約1公里的隕石坑,威力或相當于幾百萬噸的TNT炸藥當量。”(圖片來源:ASAS-SN社交媒體截圖)
據報道,天文學家們過去曾發現數以千計的近地小行星,但很少有像“2019 OK”那樣接近地球。達菲表示,“我當時驚呆了,真實地受到驚嚇……小行星的距離近到讓人很不安。”
有研究稱,直徑超過1公里的近地小行星,都能夠產生毀滅性的破壞力,比地球上現存核武庫里所有軍火爆炸的威力,還要高百倍甚至千倍。
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逾10公里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造成巨大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被認為是導致全球氣候劇變、恐龍滅絕的直接原因。
2013年2月15日,一顆直徑約20米的小行星在穿越大氣層時摩擦燃燒,在俄羅斯車里雅賓克斯地區上空爆炸,致使近3000座建筑受損,1200人受傷。
如何防范小行星威脅?
科學家支招:改變軌道、重力牽引
“小行星2019 OK”已于7月25日掠過地球、飛向太陽,不會再對我們構成威脅,然而其他體積特性與它相似的星體,依然是地球安全的隱憂。
有美媒報道稱,與浩瀚的宇宙相比,“2019 OK”小行星距離地球僅有7.2萬公里,看似很近,但與直徑約1.3萬公里地球相比,其實又很遠。然而,如果太空中0.5%的小行星像它這么接近地球,地球可能就要被撞上了。
雖然有專家稱,可使用核彈炸毀任何可能撞上地球的行星,來進行防御,但達菲并不建議這么做,“這么做的話,確實會制造絕佳的好萊塢電影場景。但是,核彈可能會擊中目標,也可能會失敗,無論成敗,結果都會導致小行星受到輻射污染。”
達菲指出,天文學家致力于研發2種以上的防范小行星威脅的技術,一種方法是提前察覺小行星的存在,想辦法改變其運行軌道,另一種方式則是使用重力牽引。
NASA 表示,“如果足夠早地發現接近的小行星,就有可能利用航天器的引力轉移它的路徑。重力牽引裝置會在小行星旁邊飛行很長一段時間(數年到數十年),然后慢慢地將它拉出地球的路徑。”(完)
關鍵詞: 小行星,地球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