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3月到5月,熱浪就提前抵達北半球某些地區,比如印度和巴基斯坦。印度部分地區在3月底氣溫就超過了44ºC,比往年最熱的時期提早了很多。破紀錄的氣溫來得比研究人員預期的更快、更猛烈,令人不禁擔心未來會怎樣。
目前從倫敦到上海,史無前例的熱浪正在席卷著世界許多地區。
8月11日12時15分左右,上海徐家匯站氣溫達到40.1℃。這是上海今夏誕生的第六個40℃+,刷新極端酷熱天數歷史紀錄。
上海自1873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總共出現20個40℃以上的極端酷熱天氣,其中2022年達6天,位居歷史第一,其次是2013年的5天,在這之后分別為2017年3天、1934年2天、2016年2天、2009年1天、2010年1天。
截至8月11日,上海今年夏天已出現38個高溫日(≥35℃),其中≥37℃的酷暑日達到22天,≥40℃的極端酷熱達6天。
在我國多省高溫的同時,目前,世界多地都在經歷極端高溫天氣。周四,英國對英格蘭和威爾士部分地區發布了為期四天的“極端高溫”警告。英國預計周五的氣溫將達到35攝氏度(95華氏度)的峰值,周六一些地方可能達到36攝氏度。
英國政府官員和供水公司明天開會,試圖評估正在形成的自1976年以來最嚴重的干旱。倫敦消防隊助理專員Jonathan Smith周四說:“倫敦的草地是火藥箱式的干燥,最小的火星都能引發大火,可能造成破壞。”
根據英國氣象局的數據,以細雨天氣著稱的英格蘭遭遇了自1935年以來最干旱的7月。在7月的熱浪中,不太習慣如此高溫度的英國面臨著停電、機場跑道和鐵軌受損以及倫敦發生的幾十起燒毀財產和車輛的火災。
當下英國正在面對熱浪和供水壓力的新挑戰。沒有足夠的水的嚴峻現實正在引起人們對公司因泄漏而浪費的水量的不滿,以及是否可以采取更多措施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英國環境部長George Eustice周三敦促水務公司采取預防措施,保護供水,應對長期干旱天氣的影響。
其他歐洲國家在最近幾周也面臨著炙熱的熱浪,溫度經常超過40℃。高溫造成歐洲大陸的河流水量正在不斷地被蒸發。堪稱歐洲經濟的“生命線”的萊茵河因高溫導致水位下降,部分關鍵河段預計8月12日起無法通航。這將嚴重影響德國的工業中心區,承受比2018年萊茵河歷史性斷航事件更嚴重的后果。法國因河流溫度過高無法有效冷卻核電反應堆,多座核電站被迫減產甚至關閉,這加劇電力危機;意大利也因水溫過高和水位過低,而無法直接澆灌稻田。西班牙作為歐洲人均水壩數量最多的國家,干旱導致的蓄水量下降已經影響到該國各地水力發電。由于今夏遭遇多輪熱浪,西班牙全國水庫8月的蓄水量僅為庫容的40.4%,比過去十年同一時期的平均蓄水量低20個百分點。
歐洲以外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在南半球,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和巴西都在1月見證歷史性的熱浪,很多地區報告出現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天。在澳大利亞,該國西部的昂斯洛(Onslow)氣溫在今年1月達到50.7攝氏度,持平了南半球有可靠紀錄以內的最高溫。
科學家分析稱,隨著全球氣溫不斷上升,世界性的熱浪將越來越頻繁和劇烈,其影響面也將愈發廣泛。如果地球的平均地表溫度比工業化前水平再上升0.8℃,預計像這樣的熱浪每5年就會發生一次。
根據調查顯示,這些年來全球變暖的原因并不僅僅是由于所謂的“高溫熱浪”。除了相關的自然因素影響外,人為因素則是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過多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礦物燃料的廣泛使用、過度的肉食和過分的奢侈品消費等等。
關鍵詞: 熱浪抵達北半球某些地區 極端酷熱天數破歷史紀錄 極端酷熱天數 極端酷熱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