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嫦娥五號在月球上繁忙工作的畫面不斷刷屏:首次月面自動采樣與封裝,首次月面起飛上升,接下來還要完成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引起世界的矚目。
1969年7月21日,阿波羅11號完成了首次載人登月。自1969年7月21日的阿波羅11號至1972年12月11日的阿波羅17號,人類先后6次載人登月,如今已經過了48年。
整整48年,不管是NASA還是世界其他機構,為何沒有再次載人登月?如今,我國已經是世界大國,為何嫦娥五號沒有選擇載人登月?
今天就這兩個問題,我來仔細給大家講解。
在討論這兩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要搞清楚載人登月的目的:
從世界格局的角度上來講,上世紀的6次載人登月以及早期的空間探測,都是美蘇冷戰時的產物;從人類科學的角度上來講,載人登月的目的不僅僅在于太空研究,更重要的是為人類找到除地球之外,可居住的星球。
因此,我們帶著這個基礎認知,再來看上述兩個問題。
時隔48年,為何沒能再次載人登月
自從1972年12月11日的阿波羅17號最后一次載人登月以來,已經過了48年。人類的航天技術持續發展,并在各個領域,如空間站、撞月、軟著陸等等,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沒有選擇再次登月,個人認為有兩點原因。
第一,投入與價值,不成正比。
冷戰時期美蘇爭霸,從陸地到海洋再到大氣層,包括核技術,只要是能在地球上比拼的,幾乎全在競賽。再打一次世界大戰已是不可能,因此賽的就是綜合國力,其中就包括了空間探索能力。這才有了1959年,蘇聯發射的“月球1號”無人探測器飛到月球附近,進行繞月飛行,開始了人類對月球的探索考察。到后來,“阿波羅計劃”實現了人類真正雙腳登陸月球。
阿波羅先后有過17次任務,其中6次登月成功,送了共計12個人到月球表面。在這背后,是2000億美元燒出來的。
從世界格局的角度上來看,成果斐然。“阿波羅計劃”的確讓美國NASA比蘇聯在空間探索能力上強很多,兩國前后燒巨資的競賽也間接導致蘇聯解體。
那么冷戰結束,登月的意義又在哪里呢?
“阿波羅計劃”的6次登月,幾乎可以說沒有帶來有價值的東西。不管是礦物還是氣體,我們均可以在地球上找到。美蘇以及后來世界各國對月球的研究,最終也是得出了結論:月球就是一片荒漠,沒有生命存在的跡象,不是人類未來的宜居空間。
從這個角度看,NASA再次耗費巨資投入載人登月,就顯得不值得了。把它投入到旅游市場,肯定是不現實的。
第二,人類探索方向的變化。
如今已經不是冷戰時期的軍備競賽,世界各國沒有必要因為霸權世界而無腦燒錢。先后探月登月,月球上有的東西,地球也有,而且月球并不宜居。因此,世界各國更傾向于發展近地空間站技術。畢竟,最早期的登月,其目的也是帶有軍事色彩。
近地空間站不管是在發展通信網絡技術,還是作為軍事間諜,其開發價值遠高于對月球的載人登陸探索。
同時,人類的焦點也逐漸從月球轉移到金星和火星。蘇聯人率先掌握了金星的探索技術,然而卻掉進了比月球更大的一個坑:金星沒價值不說,花的錢比去月球還多。因而,時至今日,對火星的探索,美國NASA還是壟斷地位。
因此,人類對載人登月方面,至少在如今的各世界大國面前,并沒有什么技術壁壘。只是,探索月球僅僅在科學研究方面有些價值,在其他方面并無意義而已。
所以,距離上次載人登月已經過了48年,但直至今日,仍沒有國家再去效仿。在登月的意義方面,世界各國研究機構已經達成了共識。
嫦娥五號為何沒有載人登月
如今我國已經是世界大國,綜合國力走在世界前列,但我們至今沒有進行載人登月,包括現在的嫦娥五號,這又是為什么?是花不起這個錢嗎?顯然不是錢的問題。
在對月球的研究方面,從天文觀望到探測器入軌道,再到航天器著落那“奪命15分鐘”......當然,還要考慮到回來的問題,它是一套綜合且復雜的系統實驗工程。“嫦娥項目”已經讓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個完成月面登陸的國家,但載人登月仍需要一步步的來。
畢竟在以科學研究為主要目的的前提下,對月球的“繞”、“落”、“回”以及載人,每一項我們都要積累下寶貴的經驗。
載人登月,我們會做的,只是不是現在。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