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崗19年的員工,年年被評為“優秀”,僅一次考評不合格,就遭調崗降級直至開除
績效考評不滿60分,是否就是“不稱職”?
法官認為,員工稱職與否并非僅由分數決定,需要合法合理的考核過程
本報烏魯木齊10月24日電 (記者吳鐸思)新疆某天然氣銷售公司(以下簡稱公司)依據其規章制度對績效考評不到60分的員工李某進行調崗、解雇等舉措,卻被李某上訴索賠成功。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公司支付李某剩余年終獎及工資。今日記者獲悉,李某已經拿到了賠償。
李某2004年到公司工作,雙方自2017年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在崗19年,李某年年被評為“優秀勞動者”。直到2022年底,在員工績效考評結果公示中,李某被考評為“不稱職”。
2023年1月,李某被降為助理主辦;5月被公司調崗至某加氣站任核算員。李某對調崗提出異議,協調未果后,他被公司開除。
李某遂向烏魯木齊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裁決認為公司需支付李某加班工資,對李某其他訴求未給予支持。
對仲裁裁決不服,李某訴至烏魯木齊市頭屯河區人民法院。李某表示,自己正常出勤,且在工作中并未出現重大差錯,未耽誤工作。全單位僅自己一人考評“不稱職”,還被調崗、開除,并不合理。
公司則表示,從考評、培訓、調崗到解除勞動關系,公司均是依據規章制度辦理。該公司在2019年發布通知規定:“年度績效考核不稱職的先降低1個崗位層級,再安排待崗培訓3個月,經培訓不能勝任工作的調離機關,累計不稱職的調離機關或解除勞動合同。”
據此,公司經召開黨支部會議,決定對“不稱職”的李某發放一半年終績效獎,并從主辦降級為助理主辦和待崗。之后,公司安排李某待崗培訓3個月,但李某并未參加理論考試。由于李某經培訓仍不能勝任工作,公司最終和李某解除勞動關系。
面對雙方各執一詞的情況,一審法院認為,盡管公司證明了考評是經測評打分并公示、通報程序,并且對李某安排了待崗培訓。但以上事實并不能作為認定李某“不稱職”的有效依據。
最終,由于公司未能舉證李某在工作中具體失職行為和績效考核依據標準,僅單方面評定李某“不稱職”,不符合法律法規,一審判決公司向李某補足2022年年終績效獎、2023年前5個月工資等。
公司不服上訴至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法院認為,公司評定李某為“不稱職”等決定缺乏事實依據,一審判決并無不當,予以維持。法官表示,員工稱不稱職,并非單純由分數來決定,而是需要具有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考核過程。同時,與勞動者切身利益相關的規章制度或重大事項,需要公司召開職工代表大會或組織全體職工討論。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