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支被林農稱為“致富貼心人”的林改指導服務隊活躍在安遠、信豐、尋烏等地的鄉村。這支指導服務送科技下鄉隊伍,翻山越嶺,走村串戶,把林改政策和致富經送到千萬戶林農手中。
圖為江西省林業局指導服務第一組第六小組組長歐陽天林(左三)在安遠縣“場村共建”點指導集體林改工作。
熱心的聽眾
一大早,尋烏縣吉潭鎮劍溪村靈芝種植示范基地現場擠滿了等待指導服務隊員到來的林農。他們有的一家六七口人都來了,有的還用手機錄了音。當顛簸了一個多小時山路的指導服務隊員從鄰縣趕來時,林農們“嘩”地一聲全圍了上來,專注的神情里滿含著期盼。隊員們也不顧一路勞頓,馬上為林農們釋疑解惑。由于人多,話兒一時聽不清,村里還特地架設了大喇叭。這一天指導服務隊員從下午2時講到下午6時,臺上講得精彩,臺下聽得認真。課題換了一個又一個,前來聽講的人們似乎忘記了時間,只有哪經久不息的掌聲伴在耳際……
龍廷鄉大田村龍潭小組鄺某山場地塊多、面積小,為了破解碎片化形成集群效應,鄺某的山林也列在村里林改范圍。而他在縣城開了家診所,由于白天兩頭跑,又忙著給病人看病,晚上累得早早睡去,林改之初對林改政策不理解,抵觸林改。要想坐下來談談,實在不容易,指導服務組成員就坐在診所門口等,一連幾天連飯都顧不上吃。果不其然,7月21日晚上9點,指導服務組成員登門拜訪的誠心打動了鄺某,耐心聽完連珠炮式的發問后,指導服務組成員不急不燥,斟字酌句地解釋林改政策,從為什么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山要怎么分、樹要怎么砍、錢從哪里來、單家獨戶怎么辦,講到為什么遠看青山在近看無用材,如何增加森林“含金量”。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解開了鄺某的心結。如今,鄺某也主動當起了林改政策宣傳的“說客”。
這種火爆的場面,指導服務組成員所到之處,比比皆是。 丹溪鄉岑峰村,一位姓梅的毛竹筍用林種植戶指著30多畝的竹林說:“以前,總認為毛竹砍伐后稍微砍除雜灌就能成材,忽視了施肥,科學管理,經濟效益低下。正是由于我們不懂得管理技術,缺少產業新質生產力的更替概念,才造成竹林難成材。通過指導服務隊的科技講解,我與尋烏縣東江源林場建立了產業抱團發展,將竹林砍枝除草、開溝松土、安裝滴灌、科學留筍、結構調整,實現竹筍高產穩產。如今,筍用林長勢喜人,竹筍每年可分到利潤1.6萬元。”
虔誠的隊員
這支由江西省林業局抽調人員組成的林改指導服務組們送科技下鄉是無償的。指導服務期間,正好是錐栗采摘時節。他們知道,錐栗采摘方法關系栗蓬自然成熟開裂和堅果落地后撿拾,直接影響產量和果品質量,稍有不慎,上千畝錐栗的損失絕非上千元,而是幾萬甚至幾十萬元。然而,他們卻都那么熱情高漲,除自帶干糧下鄉不說,還利用自己的人脈聯系務工人員,并組織培訓如何篩除劣果、分揀、打包錐栗。凝聚在他們心田的是致富思源,回報社會的熱忱,是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和敬業精神。每到一處,他們顧不上休息,忙著為林農釋疑解惑,現場指導。有時,為幫林農解開一個技術“疙瘩”,往往要不厭其煩地上好幾個小時……
安遠縣作為深化林權制度改革先行區試點縣,為了指導“場村共建”林地經營權、林木所有權登記,指導服務組成員與自然資源局、林業局工作人員認真審核確認林權流轉服務申請表及江西省集體林權流轉合同,并采用按份共有的方式辦理林地經營權/林木所有權轉移登記業務。原本,一位組員答應一定趕回老家與妻子吃頓結婚26周年紀念日的團圓飯,可是,看到林農們那求知若渴的急切表情,回家的事早已忘得一干二凈,整整一天,都忙著為林農們現場指導,釋解難題。
盡心的導演
到目前為止,指導服務組成員們已幫助林農們解決技術難題10個,現場指導林農1.7萬人次,推廣新技術、新品種3個,贏得了林農們的廣泛贊譽。然而,從決定成立指導服務組到出發前往各縣為林農傳技授藝送富經,只有短短兩個月的籌備時間。在這短短的時間里就取得了這樣的效果,著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忙壞了的是這次指導服務組的“領頭雁”們。
指導服務第一組第六小組組長歐陽天林,這位林業“土專家”,從制定各縣的《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進方案》、《集體林地延包試點工作方案》、《任務量化清單》、《“林農經濟貸”綠色金融服務工作方案》,每個環節,他都堅持自己把關。隊員們送上來的整理材料,他硬是一個字一個字地斟酌。十多個不眠之夜,雙眼布滿血絲的他,讓每個細節接地氣,逐項工作好操作。
構建森林生態系統多樣性是注入深化林權制度改革綠色動能,實現經濟興、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的“綠色密碼”。日常指導工作中,當指導服務組了解到信豐縣金盆山林場大公橋混交復層林是1997年營造的杉木純林,屬第二茬人工林。采取“間杉替闊”的方式延長杉木主伐年限,由皆伐更新方式調整為漸進擇伐方式,適時多次對杉木主林層實施目標樹單株擇伐作業,調整林木生長空間,對擇伐后形成的林中空地適當補植鄉土珍貴闊葉樹種。當上層杉木達到目標胸徑后,將杉木全部采伐利用,下層闊葉樹進入主林層,形成異齡復層珍貴闊葉樹種混交林,激活資源價值。預計經營周期,畝產增值杉木26m3,楠木14m3,增收2.7萬元。這個成功經驗值得借鑒,于是,指導服務組積極推廣混交復層林新技術,激活資源價值,拓展林業新質生產力,在全面深化林改中找準“金鑰匙”開啟“綠富雙贏”的一個生動例子。
正是因為有了盡心盡力的“導演”們,林農才聽到了這么生動精彩的講授,給林改又彰顯了一道最美麗的風景線。
(供稿人:劉錦明 周思來)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