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峰會上獲悉,我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過4500家,截至2023年底,人工智能發明專利有效量同比增速超40%。下一步,多方將加大創新攻關力度,構建全棧式產業鏈,推動大模型技術迭代和產品升級,拓展人工智能落地場景。
在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人工智能最新技術和產品吸引著觀眾熱情“打卡”。“你好,小綠,我想買點東西。”人形機器人被喚醒后,隨后與觀眾展開互動:“請掃描二維碼支付。”支付完成后,售貨機器人“小綠”轉向貨架,精準地“抓起”指定位置上的袋子,放在桌上。“這款人形機器人末端控制精度達到0.1mm,單臂負載5kg,體現的是其雙臂雙手高精智能操作、視覺識別、語音交互等能力。”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市場部負責人洪映映說。
AI智能體(AI Agent)正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熱詞”。“開車過程中臨時需要訂個餐、再看場電影,順便接上家人,不用看手機、點觸屏。通過對話交互,Agent平臺可以整合導航、外賣、訂票等多個App背后的服務,一氣呵成。”展區內,斑馬智行首席戰略發展官邢悅一邊演示一邊說,AI智能體就像一個能理解、會幫忙的“小助手”,其與汽車座艙緊密結合,能讓人們體驗到更自然的人機語音甚至手勢互動、更豐富的車載信息娛樂。
此次博覽會設置了算法模型、數據算力、場景應用三大板塊,40余個大模型及垂直模型、10余個機器人集中亮相。“今年的烏鎮峰會,時逢人工智能快速發展,新的應用層出不窮,給社會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世界互聯網大會副理事長高銳說。
峰會期間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4)》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人工智能發明專利有效量達到37.8萬件,同比增速超40%,是全球平均增速的1.4倍。人工智能核心企業數量超過4500家。
“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以‘一日千里’的速度演進,具身智能、類腦智能等多條技術路線快速發展,激發全球科技之變、產業之變、時代之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表示,將圍繞算力、算法、數據等底座技術加大創新攻關力度,推進軟硬件適配,構建從智能芯片到算法框架到大模型的全棧式產業鏈,加快大模型技術迭代和產品升級。
在烏鎮峰會場館內外,無人駕駛汽車、指路機器人、智能清掃機器人成為“標配”。在更廣闊的空間里,無人機送快遞、取外賣、打農藥,利用AIGC工具寫劇本、做海報、拍電影,人工智能已經嵌入了許多人的生產生活中。
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信息化研究所副研究員李瑋介紹,智慧農場助力農業生產節本增效,對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63%。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全國已建成近萬家數字化工廠(車間)和智能工廠。
“人工智能技術正沿著追求更高精度、挑戰更復雜任務、拓展能力邊界等方向持續演進。場景創新成為人工智能技術升級、產業增長的新路徑。”嘉興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
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院長王江表示,以大模型技術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引領技術創新,顯著提升了自然語言處理和多模態任務的能力,推動人工智能在各行業各領域廣泛的應用。“特別是隨著高性能計算與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融合,在E級(百億億次級)超級計算機的強大算力支持下,應用向著超、智、模深度融合的方向發展。”
數據顯示,我國已支持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創建11個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加快場景創新和賦能應用。同時,多方正加快推動應用創新,拓展落地場景。
其中,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規模大、涉及面廣、場景豐富,是人工智能融合應用的重要領域。張云明表示,將以“人工智能+制造”為重點,推動產業務實合作,共同推進人工智能技術在研發設計、測試驗證、生產制造等工業場景應用,提升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水平。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王崧表示,要發揮我國產業完善、需求規模大、應用場景多的優勢,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緊密結合,促進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