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國家移民管理局7月15日發布公告,新增鄭州新鄭國際機場、麗江三義國際機場和磨憨鐵路口岸3個口岸為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適用口岸。至此,中國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適用口岸增至37個。144個小時,折合為6個自然日。對前往第三國的“過路人”而言,原本只能在封閉的中轉機場里等待數小時,如今活動的時間和半徑都大大延長。正應了那句話——“走過路過不錯過。”頗具吸引力的免簽政策,帶動了一場又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數據顯示,上半年入境游人次顯著增加,全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同比增長152.7%,其中通過免簽入境人次占比58%,同比增長190.1%。
在海外社交媒體上,“中國旅游”(China Travel)成為熱門搜索詞條。一對美國夫婦第一次來到中國北京,見識了這座城市的人文景觀,體驗了“二環內寧靜的清晨”,不禁感嘆:“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樣!”一個英國小伙兒自小就聽說,“中國晚上很危險,很多人被搶被揍,這些都不會被報道。”夜晚他在昆明街頭漫步,發現這里“人山人海”,即便空無一人的地方也不必擔心流浪漢從背后襲擊,“唯一的危險是好吃的太多,會長胖”。
更讓外國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國的“人”。那對美國夫婦將手機遺落在路邊座椅上,回去尋找時發現,一個中國女孩靜靜地守在手機旁,等待他們回來。一個外國小伙兒結賬時發現老板睡著了,其他顧客紛紛自覺主動掃碼買單。這些充滿煙火氣和人情味兒的記錄和分享,是對偏見的最佳回應。
繁榮的人文交流局面并非一蹴而就。入境免簽政策的變化,是一個“先外向后內向”的過程。從2013年起,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口岸實施72小時免簽過境,到2016年,經長三角相關口岸免簽入境144小時的國家就達到51個,與現今數量相差無幾。自2017年起,144小時入境免簽口岸數量開始逐年明顯增加。
越來越多的中國城市和地區成為入境免簽口岸,而不局限于一二線城市和發達省會城市等少數“樣板間”。“隨便走、隨便逛”的背后,是多年來不斷縮小地域差距、實現鄉村振興的努力,是全面對外開放的堅持,以及面對外界打量時開放自信的心態。
入境免簽政策只是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為中外人員往來與國際合作提供便利的縮影。去年以來,我國先后對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等15個國家試行單方面免簽政策,新增與新加坡、泰國等7個國家互免簽證。這無疑是對中國“倒退論”的有力回擊: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為中外往來提供便利,絕不只是一句宏大的口號,而是要以實實在在的舉措作為支撐。例如,很多外國人喜歡刷信用卡,不習慣掃碼支付,但國內許多商戶沒有配備能刷境外卡的POS機。為此,中國人民銀行、文化和旅游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要求重點文旅場所實現境內外銀行卡通用,同時確保能用現金支付。下一步,有關部門還將積極推動入境旅游優化工作,提升與入境旅游相關的行業服務水平。正如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所說:“中國就在這里,歡迎大家來!”中國將不斷優化人員往來便利措施,讓外國朋友在中國旅行更方便、更舒適。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